A. | 需要多种酶的参与 | B. | 产物中有水 | ||
C. | 分解有机物不彻底 | D. | 生成大量的ATP |
分析 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
(1)有氧呼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
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stackrel{酶}{→}$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2ATP)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stackrel{酶}{→}$20[H]+6CO2+少量能量 (2ATP)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
反应式:24[H]+6O2$\stackrel{酶}{→}$12H2O+大量能量(34ATP)
(2)无氧呼吸的二阶段: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
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stackrel{酶}{→}$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2ATP)
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
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4[H]$\stackrel{酶}{→}$2C2H5O+2CO2或2C3H4O3(丙酮酸)+4[H]$\stackrel{酶}{→}$2C3H6O3(乳酸).
解答 解:A、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都是酶促反应,需要酶的催化,正确;
B、有氧呼吸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B正确;
C、有氧呼吸能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不彻底,C错误;
D、有氧呼吸能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大量的能量,生成大量的ATP,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和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的成分相同 | |
B. | 苏丹Ⅲ染液将脂质染成橘黄色 | |
C. | 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乙液 | |
D. | 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高三下最后一考理综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是目前预防甲流的有效措施。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人体接种H1N1甲流疫苗后,其中主要成分血凝素(病毒囊膜糖蛋白)可作为
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2)一旦H1N1甲流病毒入侵机体, 会迅速增殖分化为 ,产生大量抗体,这些抗体与游离的H1N1结合阻止其吸附宿主细胞;若少量病毒侥幸侵入机体细胞,机体还可依靠 免疫将被感染细胞清除。
(3)C48/80是一种可激活巨噬细胞(吞噬细胞的一种)的聚合物,研究人员为了研究C48/80对疫苗免疫效应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实验选用126只健康小鼠随机分为8组,采用滴鼻方式给药,28天后以致死剂量H1N1病毒悬液处理小鼠,一段时间后测定小鼠血清中IgG抗体水平,在病毒处理后21天计算各组小鼠成活率,结果如下表:
组别 | 疫苗及辅助剂 | 疫苗剂量(μg) | 小鼠血清IgG抗体水平 | 小鼠存活率(%) |
A | H1N1+ C48/80 | 1.5 | 13 | 100 |
B | H1N1 | 1.5 | 11.3 | 100 |
C | H1N1+ C48/80 | 0.15 | 11.3 | 87.5 |
D | H1N1 | 0.15 | 9.67 | 50 |
E | H1N1+ C48/80 | 0.015 | 10.33 | 62.5 |
F | H1N1 | 0.015 | 9.33 | 25 |
G | C48/80 | ------- | 6.0 | 0 |
H | H1N1+CTB* | 1.5 | 14.33 | 100 |
注:CTB*已被证实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免疫辅助剂,可增强疫苗的免疫效力
① 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可再增加一组对照实验,其处理应为
②实验数据显示,G组小鼠的血清抗体水平比其他组 ,最可能的原因是 。
③实验结果表明,随H1N1疫苗剂量的增加,免疫小鼠的 ,且添加C48/80的免疫组与同剂量单独H1N1疫苗免疫组比较,同时它们再与H组结果比较,C48/80的作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宜昌枝江二中高二下6月摸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调控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B.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内分泌腺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C.①过程既有电信号的传导又可能有化学信号的传导
D.如果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宜昌枝江二中高二下6月摸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图4表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数量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图2所示细胞中共有0条姐妹染色单体
B.图1所示细胞处于图3中BC段;完成图3中CD段变化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C.图4中a可对应图3中的DE段;图4中c也可对应图3中的DE段
D.图1中1为纺锤丝,图1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数量关系可对应图4中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激素由下丘脑分泌,e表示水的重吸收过程 | |
B. | a、b、c、d都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细胞 | |
C. | a、b、c、d都是与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的 | |
D. | d表示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降低血糖浓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产生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为A、A、aXBXb | |
B. | 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2条X染色体 | |
C. | 第一极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含有6条姐妹染色单体 | |
D. | 该卵原细胞产生的极体中有的不含一个完整的染色体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 |
B. | 一个四分体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8条脱氧核苷酸链 | |
C. | 有丝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 |
D. | 秋水仙素可作用于细胞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0、2、2 | B. | 0、1、2 | C. | 1、1、1 | D. | 1、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