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连续分裂的细胞,相邻的两个细胞周期可表示为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a+b为一个细胞周期

②c、d两段都要消耗ATP

③b段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④d段主要完成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⑤若该细胞为植物细胞,则在b段最初时期高尔基体活动增强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都有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不能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的变异是(  )
A.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B.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
C.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不能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宁夏石嘴山市高三下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杀伤靶细胞主要有两种途径:细胞裂解性杀伤(图1)和诱导细胞凋亡(图2)。前者指效应T细胞分泌诸如穿孔素一类的介质损伤靶细胞膜;后者指效应T细胞通过表面FasL与靶细胞表面的Fas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

(1)细胞免疫属于 (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人体内的效应T细胞可以来自 的增殖、分化,细胞免疫就是依靠效应T细胞来杀伤靶细胞的。

(2)图1中的穿孔素又称“成孔蛋白”,由效应T细胞产生释放到细胞外。穿孔素能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状通道,使K+及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 (流入/流出)靶细胞,最终导致靶细胞死亡。

(3)研究发现,某些肿瘤细胞能够调节Fas和FasL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使自己逃脱免疫系统的清除。此时,肿瘤细胞内Fas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情况是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某些糖尿病患者是在感染了某病毒后患病的。研究表明,胰岛B细胞上的一些物质分子结构与病毒上的抗原分子结构相似,在机体细胞免疫中产生的效应T细胞对胰岛B细胞进行攻击,致其受损进而导致分泌的胰岛素减少,此种糖尿病属于 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安徽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综合训练(四)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乙为两种果蝇(2n),如图为这两种果蝇的各一个染色体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杂交产生的 F1 减数分裂都正常

B. 甲发生染色体交叉互换形成了乙

C. 甲、乙1 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相同

D. 图示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瑞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图甲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某植物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其中实线表示真正光合作用速率,虚线表示呼吸作用速率。图乙为该植物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由图甲可知, 作用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色素起作用主要在光合作用的 阶段。

(2)乙图中b点表示的生理意义是 ;若该绿色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时,则卡尔文循环 (能/不能)进行。

(3)由图甲可知,当环境温度为40℃时,该植物的有机物净积累量为 mg/h。理论上预计,在温度为 条件下,植物生长状况达到最佳,已知乙图是在此温度条件下绘制而成的曲线,理论上分析,如果温度改变为35℃,图中b点将向 移。

(4)乙图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0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结构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瑞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哪项是光合作用、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共有的现象

A.在植物体内随时进行 B.分解葡萄糖 C.产生ATP D.在线粒体内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瑞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及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中ATP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B.乙图所示物质运输速率受呼吸酶抑制剂的影响

C.丙图表示酵母菌呼吸时氧气浓度与C02产生量的关系,a点时产生ATP最多

D.丁图表示小鼠的离体细胞内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安徽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综合训练(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沙棘能在我国干旱、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生长,有显著的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科研人员针对沙棘的代谢进行了如下研究实验。

(1)为探究沙棘生长的最佳光照温度,科研人员设计了这样的实验:取若干沙棘植株,平均分成7组,分别放在O2充足的密闭玻璃容器中。实验开始时测定容器中CO2的浓度,12小时后再次测定容器中CO2的浓度。实验结果如下表:

①实验中第1组12小时后CO2浓度升高的原因是

②如果将沙棘植株按照上述实验条件培养12小时,再在黑暗条件下培养12小时,则第 组实验的沙棘有有机物积累。

(2)科研人员还利用“间隙光”来测定沙棘的光合作用,每次光照20秒,黑暗20秒,交替进行12小时,并用灵敏传感器记录环境中O2和CO2的变化,实验结果部分记录如下图所示。

①据实验结果部分记录图分析,黑暗开始后CO2吸收速率稳定一段时间后迅速下降,该段时间内 (填“C3”或“C5”)的含量增加。

②与连续光照6小时,再连续黑暗处理6小时相比,“间隙光”处理的光合效率 (填“较高”“相等”或“较低”)。图中两条曲线所围成的面积S1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为某一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1和图2中,属于减数分裂图的是图1.其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名称为卵细胞和极体.
(2)图1中①和②在没有分离前,互称为姐妹染色单体.
(3)图2中③上含有A和b基因,④上含有相应的等位基因a和B,在没有变异的情况下,图1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基因组成是Ab.
(4)图2细胞处于细胞分裂的中期,该期染色体的行为特点是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