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减数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DNA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加倍,此时一条染色体上含有2条染色单体;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二倍体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后,细胞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的特点是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成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发生自由组合.
3、分析题图1可知,该物质数量在OB段为N,在BC段变成0,因此该曲线最可能是减数分裂过程同源染色体数目的变化;B点之后同源染色体数目为0,因此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BC段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
分析图2可知,甲是有丝分裂后期;乙是精原细胞,其中①和④是一对同源染色体,②③是一对同源染色体,①和②、③是非同源染色体,④和②、③是非同源染色体;丙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丁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
解答 解:(1)由分析可知,图1曲线表示同源染色体对数的数量变化,B点后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不同时期的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或者精子.
(2)图1中OB段存在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减数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即图2中的乙、丙细胞.
(3)减数分裂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因此乙细胞中染色体①上的基因可与染色体②或③上的基因发生自由组合.
(4)分析题图可知,丙图中的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丁细胞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如果M为X染色体,则N一定为常染色体.
故答案为:
(1)同源染色体对数 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或精子)
(2)乙、丙
(3)②或③
(4)减数第一次分裂后 常染色体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染色体与细胞核DNA数目的关系变化,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精子形成过程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不同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发生的条件,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题图曲线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图信息综合解答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包头九中高一12月考生物B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健那绿染液是一种活性染料,几乎不损伤细胞
B.实验可通过观察叶绿体或线粒体的运动间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C.如果用植物的根尖细胞为实验材料可观察线粒体
D.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线粒体和叶绿体有两层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膜上的蛋白质与物质交换有关,但与生物催化作用无关 | |
B. | 磷脂分子只有亲水部分,没有亲脂部分 | |
C. | 需要蛋白质参与,物质才能进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有可能是被动转运 | |
D. | RNA聚合酶进入细胞核体现了核膜的流动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某一区域所有动植物种群构成一个群落 | |
B. | 由于田鼠在被捕捉一次后很难再次捕捉,会使用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偏小 | |
C. |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 |
D. | 草原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森林中的动物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与5相连,体现了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 |
B. | 有1的细胞一定属于真核细胞,但图中2无选择透过性 | |
C. | 同一生物体内的不同细胞3的数目和形态可以不同 | |
D. | 4可以周期性地消失与重建,与细胞中某种RNA的合成有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有关,如细胞的主动运输等 | |
B. | 衰老细胞内的酪氨酸酶活性增强 | |
C. | 在成熟生物体内,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 |
D. | 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内的基因不再表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