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使害虫的抗药性增强 | |
B. | 害虫全部消失,最终导致某些害虫的物种灭绝 | |
C. | 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 |
D. | 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 |
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害虫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减弱的原因.解答时可以从自然选择和抗药性形成的过程方面来切入.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农药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农药时,又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害虫大多是抗药性强的害虫.在使用同等剂量的农药时,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杀虫作用,导致农药的灭虫的效果越来越差.因此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减弱的原因是杀虫剂对害虫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强的害虫被保留了下来.
解答 解:A、使用杀虫剂后害虫不死,不是因为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产生,而是因为在杀虫剂的选择作用下能存活的都是抗药性的个体,A错误;
B、自然选择过程中,害虫一般不会全部消失,B错误;
C、害虫的群体本身就有一些个体因为突变而具有抗药性,故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不是杀虫剂秀发的结果,是本来就存在的,C错误;
D、当使用某种杀虫剂后,绝大多数害虫被杀死,少数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并繁殖;抗药性害虫大量繁殖后,再用该种杀虫剂,会有比以前更多的个体生存下来.因此,杀虫剂对害虫起到一个定向选择的作用,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纵坐标可以表示有丝分裂中一个细胞中核DNA的含量 | |
B. | 纵坐标可以表示减数分裂中一个细胞中核DNA的含量 | |
C. | 纵坐标可以表示有丝分裂中一条染色体上的DNA的含量 | |
D. | 纵坐标可以表示减数分裂中一条染色体上的DNA的含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①②③ | B. | 动物卵巢中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 | ||
C. | ③所示的细胞是有丝分裂中期 | D. | 上述细胞中有8个染色单体的是①②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3、3、6、12 | B. | 3、3、3、12 | C. | 3、6、3、12 | D. | 3、6、6、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分布上,真核细胞中的DNA全部存在于细胞核中,RNA全部存在于细胞质中 | |
B. | 在化学组成上,DNA与RNA的碱基完全不同 | |
C. | 真核生物细胞只含有DNA | |
D. | 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视 野 编 号 | 1 | 2 | 3 | 4 | 5 |
观测到的红细胞数 | 8 | 7 | 9 | 8 | 8 |
观察到的酵母菌数目 | 5 | 4 | 4 | 5 | 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这种蜣螂不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 |
B. | 蜣螂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 |
C. | 这种蜣螂与普通蜣螂之间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 |
D. | 这种蜣螂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