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图1为某种质粒简图,图2表示某外源DNA上的目的基因,小箭头所指分别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BamHⅠ、Hind Ⅲ的酶切位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如果用EcoRⅠ对外源DNA和质粒进行酶切,将多个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与多个质粒的酶切产物用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后,两两连接所形成的产物有三种
B. 如果将一个外源DNA分子和一个质粒分别用EcoRⅠ酶切后,再用DNA连接酶连接,形成一个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DNA,此重组DNA中EcoRⅠ酶切点有1个
C. 为了防止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片段自身环化,酶切时应使用BamHⅠ和Hind Ⅲ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
D. 一个图1所示的质粒分子经EcoRⅠ切割后,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答案】B
【解析】A.如果用EcoRⅠ对外源DNA和质粒进行酶切,将多个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与多个质粒的酶切产物用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后,两两连接所形成的产物有三种,A正确;B.如果将一个外源DNA分子和一个质粒分别用EcoRⅠ酶切后,再用DNA连接酶连接,形成一个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DNA,此重组DNA中EcoRⅠ酶切点有2个,B错误;C.为了防止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片段自身环化,酶切时应使用BamHⅠ和Hind Ⅲ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C正确;D.质粒切割前是双链环状DNA分子,所有磷酸基团参与形成磷酸二酯键,故不含游离的磷酸基团.从图1可以看出,质粒上只含有一个EcoRⅠ的切点,因此被改酶切割后,质粒变为线性双链DNA分子,因每条链上含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因此图1所示的质粒分子切割后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D正确。故选B。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所携带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
A.发生过交叉互换 B.复制出现差错
C.发生过自由组合 D.联会发生紊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所示为部分人体细胞的生命历程。Ⅰ~Ⅳ代表细胞的生命现象,细胞1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的特征,细胞2可以无限增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Ⅰ~Ⅳ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是Ⅰ、Ⅳ
B.成体干细胞能够分化成浆细胞、肝细胞等,体现了细胞核的全能性
C.细胞2与正常肝细胞相比代谢旺盛,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活性更高
D.效应T细胞作用于细胞1和细胞2使其坏死,此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胰高血糖素不能为靶细胞提供能量
B.乙酰胆碱从突触前膜释放后,无需消耗能量即可经过突触间隙到达突触后膜
C.胸腺激素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D.所有的神经递质都是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白菜与萝卜的DNA分子中,下列相关比值中,哪一个是可变的( )
A. A/T B. G/C C. (A+T)/(G+C) D. (A+G)/(T+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卵子形成时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均在卵巢中完成
B.卵子形成时的减数分裂的两次分裂是连续的
C.排卵是指卵泡从卵巢中排出
D.排卵排出的卵子是未成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分别用 β-珠蛋白基因、卵清蛋白基因和丙酮酸激酶(与细胞呼吸相关的酶)基因的片段为探针,与鸡的成红细胞、输卵管细胞和胰岛细胞中提取的总RNA进行分子杂交,结果见下表(注:“+”表示阳性,“-”表示阴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成红细胞的基因组DNA中存在β-珠蛋白基因,缺少卵清蛋白基因
B.鸡的输卵管细胞和胰岛细胞比较,它们基因组DNA 和mRNA都不同
C.用丙酮酸激酶基因为探针,如果能与某细胞内的mRNA杂交,说明该细胞已发生分化
D.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达的结果,β-珠蛋白基因和卵清蛋白基因属于奢侈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某生物体的一个细胞内分离出的一个mRNA分子中,U占25%,A占15%,则以此为模板逆转录出的DNA片断中,胞嘧啶占
A.5% B.25% C.30% D.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杂合子(Aa)设为亲本,让其连续自交n代,从理论上推算,第n代中纯合子出现的概率应为 ( )
A. 1/2n B. 1-1/2n C. (2n+1)/ 2n+1 D. (2n-1)/2n+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