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当遮光率达到10%以上时,随着遮光比例增加,只有叶绿素含量增加,而叶绿素a/b、植株干重和净光合速率都下降.
在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提取色素加入了无水乙醇、二氧化硅、碳酸钙,它们的作用分别是:溶解色素、使研磨充分、保护色素.
解答 解:(1)分离得到的四条色索带都不淸晰,说明叶绿体中的色素提取过少,说明研磨不充分,可能的原因是二氧化硅的量过少或免疫添加.
(2)铁线莲进行光合作用时,光反应阶段产生ATP,暗反应阶段消耗ATP,所以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基质移向类囊体薄膜,参与光反应.
(3)当遮光率达到10%以上时,随着遮光比例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加,其中叶绿素a含量与叶绿素b含量之比下降,说明叶绿素b含量增加更多.由此推测,这是对弱光环境环境的一种适应.当遮光率达到90%时,由于植物个体净光合作用等于0,对该植物体内所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说,所以叶绿体消耗的CO2量大于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
(4)植物在光照强度过大时,会引起气孔关闭,导致光合作用速率下降,所以不遮光处理的植株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分析图中的数据,在生产中对铁线莲进行适当的遮光处理,可保证铁线莲的产量.
(5)为了测定铁线莲叶片在25℃下的呼吸速率,必须在黑暗条件下进行,以避免光照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而干扰实验结果.
故答案为:
(1)二氧化硅(SiO2)
(2)从叶绿体基质移向类囊体薄膜
(3)叶绿素b 弱光环境 大于
(4)光照强度过大,引起气孔关闭,导致光合作用强度下降 适当的遮光处理
(5)10%的遮光条件是错的,应改为黑暗条件
点评 本题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的实验探究,意在考查考生的曲线分析能力、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生要能够识记色素提取过程中加入的各种试剂的作用;识记光合作用两个阶段中的物质变化和发生场所;并且能够对实验方案进行适当的修订.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第六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生物学表述正确的是:
A.拍摄口腔上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就是建构了细胞的物理模型
B.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是细胞内两个完全不同的过程
C.能否利用光能是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根本区别
D.一间屋内的全部蟑螂可看做一个种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材料 | 光照强度 (lx) | 15℃ | 25℃ | 35℃ |
菠菜 | 5000 | 4 | 3 | 3 |
3500 | 5 | 4 | 3 | |
2000 | 6 | 5 | 4 | |
厚叶女贞 | 5000 | 19 | 11 | 9 |
3500 | * | 26 | 17 | |
2000 | *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弃耕年数 | 优势植物 | 其他常见植物 |
0~1 | 马唐草 | |
1 | 飞篷草 | 豚草 |
2 | 紫菀 | 豚草 |
3 | 须芒草 | |
5~10 | 短叶松 | 火炬松 |
50~150 | 栎等硬木树 | 山核桃 |
A. | 在演替过程中不断形成新物种,并取代原有的物种 | |
B. | 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的垂直结构变得复杂 | |
C. | 群落演替使生态系统对光能的利用率提高 | |
D. | 与草本植物阶段相比,木本植物阶段的演替比较缓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叶片类型 | 锌含量 (mg•kg-1) | 单个叶面积(cm2) | 叶绿素含量(mg•g-1FW) | 类胡萝卜素含量(mg•g-1FW) |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 气孔导度 | 胞间CO2 |
正常叶 | 21.9 | 28.8 | 3.18 | 0.45 | 16.6 | 443 | 268 |
潜病叶 | 15.0 | 12.0 | 3.03 | 0.50 | 14.8 | 430 | 277 |
病叶 | 11.2 | 2.6 | 1.51 | 0.30 | 12.1 | 410 | 29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灰身圆眼 | 灰身棒眼 | 黑身圆眼 | 黑身棒眼 | |
雄性 | $\frac{3}{8}$ | $\frac{3}{8}$ | $\frac{1}{8}$ | $\frac{1}{8}$ |
雌性 | $\frac{3}{4}$ | 0 | $\frac{1}{4}$ | 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吉林第一中学校高三质量检测(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实验室用两种方式进行酵母菌发酵葡萄糖生产酒精。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两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的物质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如下的坐标图。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之比为8∶5
B.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3 h和第0 h开始进行厌氧呼吸
C.甲、乙两发酵罐实验结果表明酵母菌为异养厌氧型生物
D.该实验证明向葡萄糖溶液中通入大量的氧气可以提高酒精的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