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6.“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请据此诗回答下列问题.
(1)该诗描述的生态系统是草原生态系统,由于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或营养结构)较简单,所以其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2)冬季来临,寒冷会刺激狐皮肤内的冷觉感受器,该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递到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在该中枢的调节下,使狐体温保持稳定.若常温下狐产热和散热速率分别为a1、b1冬季时狐产热和散热速率分别为a2、b2,则a1、b1、a2、b2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a1=b1<a2=b2
(3)该生态系统担负的功能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4)若该生态系统做为天然牧场进行放牧,为提高产量可采用机械、化学或生物防治鼠和兔,这样做的目的是(调整生态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有益的部分.
(5)若该生态系统有一物种濒临灭绝,则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该物种的根本措施.

分析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抵抗干扰,保持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遭到破坏,恢复原状恢复力稳定性;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较强,但是一旦遭到严重的破坏后,很难恢复,所以恢复力稳定性较低.

解答 解:(1)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越弱,抵抗力稳定性越弱.
(2)冬季来临,寒冷会刺激狐皮肤内的冷觉感受器,该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递到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在该中枢的调节下,使狐体温保持稳定.若常温下狐产热和散热速率分别为a1、b1,冬季时狐产热和散热速率分别为a2、b2,由于体温都正常保持恒定,所以有a1=b1、a2=b2,又由于冬季散热较多,则a1、b1、a2、b2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a1=b1<a2=b2
(3)生态系统的功能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4)若该生态系统做为天然牧场进行放牧,为提高产量可采用机械、化学或生物防治的方法减少鼠和野兔的数量,这样做的目的是调整生态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有益的部分.
(5)若该生态系统有一物种濒临灭绝,则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该物种的根本措施.
故答案为:
(1)食物链和食物网(或营养结构)  自我调节
(2)冷觉     体温调节中枢     a1=b1<a2=b2
(3)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4)生物    (调整生态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有益的部分
(5)改善栖息环境、提高环境容纳量

点评 本题考查了体温调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计算和意义、生态系统的结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菠菜属于雌雄异株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实验发现菠菜的性别还受细胞分裂素(主要是根合成)和赤霉素(主要是叶合成)的影响,两种激素保持一定比例时,自然界中雌株和雄株出现的比例基本相同.去掉部分根系时,菠菜会分化为雄株;去掉部分叶片时,菠菜则分化为雌株.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问题:
(1)细胞分裂素的相对含量增高时,菠菜分化为雌性植株,而赤霉素相对含量增高时,菠菜分化为另一种性别的植株.造成这种性别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若要证明去掉部分根系雄株的性染色体组成情况,可让其与自然界中(自然界中或去掉部分叶片)的雌株杂交,若子代有雄株和雌株,则该雄株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若子代全为雌株,则该雄株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
(3)菠菜的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由核基因控制,如要验证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应    用自然界中的不抗病雌株和抗病雄株杂交,其子代的表现型应为雌株全为抗病,雄株全为不抗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表示某种抗原递呈细胞(APC)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据图回答:

(1)研究表明,如果使TLR基因发生突变而丧失功能,小鼠就不能识别到细菌的存在.据此推测TLR在免疫中具有识别作用.若TLR蛋白过多,免疫系统会攻击人体正常细胞,引发自身免疫病.
(2)从图中可以看出APC还能摄取、加工病原体蛋白,并将其呈递给T细胞,可见APC可能参与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免疫.
(3)除病原体外,免疫调节也可以对付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4)人体内的APC来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5)2011年Steinman发现了一种免疫反应中的“哨兵”--树突状细胞而获得诺贝尔奖,树突状细胞是目前已知功能最强大的抗原递呈细胞,树突状细胞的作用,被形象地称为“通报敌情”和“发动战争”.根据上述资料和免疫学知识填写:A为淋巴因子;⑤是体液免疫;细胞a是T细胞;树突状细胞最有可能是吞噬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人效应T细胞能产生单克隆抗体
B.培养动物细胞的培养液中pH值在7.5至7.8之间
C.每经过一次传代培养,培养瓶中的细胞都进行一次有丝分裂
D.用胶原蛋白酶处理肝组织可获得单个肝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用噬菌体侵染体内含35S的细菌,在细菌解体后,含35S的应是(  )
A.子代噬菌体DNAB.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C.子代噬菌体所有部分D.子代噬菌体不含35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杂交实验中,发生了性状分离的是(  )
A.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后代都是高茎豌豆
B.豌豆的黄色皱粒与绿色圆粒杂交,后代均为黄色圆粒
C.短毛兔与长毛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
D.红眼雌雄果蝇之间自由交配,后代中既有红眼果绳,又有白眼果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物质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必需的是(  )
①C02②有机物  ③生长素  ④细胞分裂素  ⑤水  ⑥矿质元素.
A.①③⑤⑥B.②③⑤⑥C.②③④⑤⑥D.①②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关于遗传密码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GTA肯定不是遗传密码子
B.每种密码都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
C.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与之对应的遗传密码
D.信使RNA上的GCA在人细胞中和小麦细胞中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在20世纪初,科学家用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法,将番茄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成功地培育出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如图,其中①-⑤表示过程,英文字母表示细胞、组织或植株.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现过程②的技术是原生质体融合,在此之前需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细胞以除去细胞壁.过程③是融合的原生质体重新形成了细胞壁.
(2)在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杂种植株的过程中,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