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玉米籽粒的颜色有紫色、黄色和白色三种,味道有甜味和非甜昧两种.某研究所科研人员做了一系列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
亲本
组合
纯合紫色×
纯合紫色
纯合紫色×
纯合黄色
纯合黄色×
纯合黄色
黄色×黄色紫色×紫色白色×白色
F1籽粒
颜色
紫色紫色黄色黄色、白色紫色、黄色、白色白色
(1)若第五组实验的籽粒颜色及比例为紫色:黄色:白色=12:3:1,则F1紫色籽粒的基因型有6种,F1中所有黄色籽粒的玉米自交,后代中白色籽粒的比例应是$\frac{1}{6}$.
(2)若只研究黄色和白色玉米籽粒颜色的遗传,发现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含有异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籽粒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有一条异常.
①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如果F1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白色=1:1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②以植株A为父本,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籽粒植株B,其9号染色体上基因组成为Ttt,且T位于异常染色体上.该植株的出现可能是由于母本tt基因突变成Tt,产生T配子;父本减数第二次分裂tt未移向两极,产生tt配子造成的.
③若②中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地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l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B为父本进行测交,后代中得到的含异常染色体的植株占$\frac{3}{5}$.
(3)科研人员将纯合甜昧和纯合非甜味玉米间行种植,如图所示,且雌蕊接受同株和异株花粉的机会相等.请通过分析各行玉米的种子性状,判断甜味和非甜味的显隐性关系.
①若A、C行的植株种子是甜味,B、D行的植株种子是甜味和非甜味,则甜味是显性.
②若A、C行的植株种子是甜味和非甜味,B、D行的植株种子是非甜味,则非甜味是显性.

(4)若(3)中非甜昧是显性,现将B行植株的种子发育成的新个体(F1)进行随机交配,则所得种子的甜味与非甜味比例是1:15.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第五组实验的籽粒颜色及比例为紫色:黄色:白色=12:3:1,该比例为9:3:3:1比例的变形,说明该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9号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缺失了某一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以宽叶植株A(Tt)为父本,正常的窄叶植株(tt)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宽叶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由于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即含有T的精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所以宽叶植株B(Ttt)中有一个t来自母本,还有T和t都来自父本,由此可见,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由于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解答 解:(1)若第五组实验的F1籽粒颜色及比例为紫色:黄色:白色=12:3:1,则符合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即(9:3):3:1,因此可据此推测F1籽粒的颜色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F1代中紫色的基因型有6种.第四组的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亲本为杂合子,F1籽粒黄色与白色的比例应是3:1.第五组F1中黄色籽粒的玉米有两种,一种是纯合子,占$\frac{1}{3}$,另一种是单杂合子,占$\frac{2}{3}$,它们分别自交后,后代中白色籽粒所占的比例是$\frac{2}{3}×\frac{1}{4}=\frac{1}{6}$.
(2)①为探究植株A的T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最简单的方法是让该植株自交,观察统计F1的表现型及比例.
若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让植株A进行自交产生F1,由于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即Tt个体产生的雄配子中只有t能参与受精作用,所以F1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Tt):白色(tt)=1:1,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若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F1全为黄色,说明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
②根据题意父本基因型为Tt,母本基因型为tt,子代产生Ttt的基因型,可能由于亲本产生了Tt和tt的配子,原因可能是母本tt基因突变成Tt,产生T 配子;父本减数第二次分裂tt未移向两极,产生tt配子(或母本tt发生基因突变成Tt,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父本正常产生t配子)
③若②中得到的植株B(Ttt)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的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则该植株能形成3种可育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Tt:t:tt=2:2:1.那么以植株B为父本进行测交,即与tt个体进行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黄色(2Ttt):白色(2tt、1ttt)=2:3,其中异常植株(Ttt、ttt)占$\frac{3}{5}$.
(3)根据题意和图示内容分析“亲本均是纯合子”,若甜味是显性,则若A、C行的植株种子是甜味,B、D行的植株种子是甜味和非甜味;同理分析非甜味是显性.
(4)B行植株的种子发育成的新个体(F1)基因型设为$\frac{1}{2}$Aa,$\frac{1}{2}$AA,子代产生的配子A=$\frac{3}{4}$,a=$\frac{1}{4}$,进行随机交配.则后代AA=$\frac{9}{16}$,Aa=$\frac{6}{16}$,aa=$\frac{1}{16}$,即甜味与非甜味比例是1:15.
故答案为:
(1)6   $\frac{1}{6}$
(2)①F1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白色=1:1   
②母本tt基因突变成Tt,产生T 配子;父本减数第二次分裂tt未移向两极,产生tt配子(或母本tt发生基因突变成Tt,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父本正常产生t配子)
③$\frac{3}{5}$
(3)①甜味   甜味和非甜味    ②甜味和非甜味  非甜味
(4)1:15

点评 本题考查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要求考生能够根据表格和题干信息确定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分析有关染色体数目变异的有关知识,并利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进行有关概率的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对细胞免疫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免疫是建立在体液免疫的基础上的
B.细胞免疫不需要吞噬细胞的参与
C.效应T细胞能够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
D.效应T细胞能够使抗原裂解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人体患“夜盲症”是由于缺乏(  )
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CD.维生素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草原野兔受到狼、狐等天敌的追捕时,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了改变.
(1)追捕信号通过野兔的交感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促进肾上腺素的合成和释放,产生的兴奋在反射弧中单向(填“单向”或“双向”)传递;肾上腺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以提高其兴奋性,使机体警觉性提高,反应变灵敏;同时作用于其他组织,如肝脏和骨骼肌,促进糖原分解,提高细胞吸收和利用葡萄糖的速率,该过程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协调(或配合),以利于机体应付紧急的情况.
(2)野兔在被追捕过程中,机体产热增加,进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这一调节过程的中枢位于下丘脑.出汗能快速散热,但会因失水升高(或增大)导致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引起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进而引起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减少排尿量,以保持体内水平衡.
(3)野兔皮肤被抓伤,当病菌穿透皮肤到达体内组织后,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填“非特异性”、“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会起作用,不久自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将牛奶和姜汁混合,待牛奶凝固便成为一种富有广东特色的甜品--姜撞奶.为了掌握牛奶凝固所需的条件,某同学在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混人一些新鲜姜汁,观察混合物15min,看其是否会凝固,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20406080100
结果15min后仍未有凝固迹象14min内完全凝固1min内完全凝固1min内完全凝固15min后仍未有凝固迹象
(注:用曾煮沸的姜汁重复这项实验,牛奶在任何温度下均不能凝固)
(1)实验证明新鲜姜汁中含有一种酶,其作用是将可溶状态的牛奶蛋白质转化成不溶状态.
(2)20℃和100℃时,15min后仍未有凝固迹象,说明酶的活性较低,其原因分别是20℃时温度较低,酶的活性减弱和l00℃时高温使酶结构遭到破坏而变性失活.
(3)若60℃时牛奶在有姜汁和没有姜汁的情况下都可以凝固,当反应进行到t时,向其中加人姜汁.如图,图中能正确表示加姜汁后牛奶凝固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丁.
(4)为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实验中“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混入一些新鲜姜汁”操作中应注意的是将等量姜汁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后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
(5)有同学说,该实验不能得出姜汁使牛奶凝固的最适温度,请提出解决方案:缩小温度范围,降低温度梯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糖原贮积病患者不能正常代谢糖原,致使糖原在组织中大量沉积而致病.图甲为人体糖代谢的部分途径.请分析回答:

(1)Ⅰ型糖原贮积病是6-磷酸葡萄糖酶基因突变所致,糖原分解为葡萄糖需6-磷酸葡萄糖酶催化.血糖浓度低时,正常人体胰岛A细胞分泌的相应激素增加,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给Ⅰ型糖原贮积病患者注射该激素不能(能/不能)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
(2)Ⅰ型糖原贮积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图甲为某家族此病遗传情况家系图,在正常人中,杂合子概率为$\frac{1}{150}$.若Ⅱ-3与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后生育一个孩子,则患病概率约为$\frac{1}{900}$.
(3)某新型糖原贮积病由磷酸酶基因(B)突变引起,家系遗传图与图甲一致.研究者合成了两种探针,能分别与正常基因和突变基因相应的DNA序列互补.利用探针对该新型糖原贮积病家系进行检测,过程和结果如图乙所示.
①利用PCR技术扩增DNA时,PCR反应体系主要应包括:扩增缓冲液、水、4种脱氧核苷酸、模板DNA、DNA引物和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
②结合图乙和图丙分析:该新型糖原贮积病的遗传方式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其中Ⅰ-1个体的基因型是XBX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有关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脂肪酸和磷脂含有的元素相同
B.胆固醇能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C.脂质能构成生物膜、调节生理代谢和储存能量
D.使用苏丹Ⅲ检测脂肪预期显色结果是呈现橘黄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是某植物在晴天和阴天两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净光合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a~b段可以看出,此时限制叶片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和CO2浓度
B.在f~h对应时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先减少后增加
C.h~i段的变化可能与植物体内脱落酸的含量增加有关
D.j点时,叶肉细胞内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江苏卷精编版) 题型:选择题

实验标号
 

实验名称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观察植物细胞的
质壁分离和复原
 

镜检1:几乎整个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呈紫色;
镜检2:不同细胞质壁分离的位置、程度并不一致
 


 

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菠菜叶表皮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人口腔上皮细胞具有细胞核和核糖体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长,液泡大;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多数细胞中呈紫色的染色体形态清晰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
动态变化
 

酵母细胞呈球形或椭圆形,细胞核、液泡和线粒体的形态、数目清晰可见
 

A. 实验① B. 实验②C. 实验③ D. 实验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