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已知人类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对如图所示三个遗传系谱图的叙述错误的是(不考虑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
A.甲和丙不能表示红绿色盲的遗传,乙可以表示红绿色盲遗传
B.若表示白化病遗传,甲、乙中患者的患病概率因性别而不同
C.甲、乙、丙都可表示白化病的遗传,丙中的子代一定是杂合子
D.若乙表示红绿色盲遗传,患病男孩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母亲
【答案】B
【解析】解:A、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果甲丙表示红绿色盲的遗传,将会分别出现父亲患病和儿子患病的情况,因此甲和丙不能表示红绿色盲的遗传,乙可以表示红绿色盲遗传,A正确; B、白化病属于常染色体遗传,后代是否患病与性别无关联,B错误;
C、甲、乙、丙都可表示白化病的遗传,丙中的子代一定是杂合子,C正确;
D、若乙表示红绿色盲遗传,患病男孩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D正确.
故选:B.
【考点精析】利用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常见遗传病包括抗维生素D佝偻病、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色盲、血友病、先天性聋哑、白化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黑尿症、苯丙酮尿症腭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21三体综合征等.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测量植物细胞膜的透性,以红甜菜根(液泡中含有花青素)进行下列实验:将不同切片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min取出,再分别放在清水中浸泡1h而获得不同的切片浸出物溶液,通过测量这些溶液的吸光度计算浸出物溶液的花青素含量,结果如图所示.对这个实验方案评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缺乏对照组实验
B. 缺乏对等量原则的描述
C. 所选择的测量指标不能反映浸出物溶液中花青素的含量
D. 实验目的是测量浸泡时间对植物细胞膜的透性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③或①和④
B. 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①
C. 人体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④释放的能量多
D. 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产生[H],过程③消耗[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细胞三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请据图回答:
(1)图中A,B物质分别是: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2)物质利用载体出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图[____]和[____].
(3)物质出入细胞需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是图[]_________.
(4)物质从细胞膜低浓度一侧运到高浓度一侧的运输方式是图[]__________.
(5)葡萄糖、CO2进入红细胞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6)人体血液中的吞噬细胞能够将侵入人体内的病菌吞噬.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
(7)污水处理过程中可以利用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特点,将金属离子和水分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科研小组利用植物染色体杂交技术,将携带R(抗倒伏基因)和A(抗虫基因)的豌豆染色质片段直接导入玉米体细胞,两种染色质片段可随机与玉米染色质融合形成杂交细胞,将杂交细胞筛选分化培育成既抗虫又抗倒伏性状的可育植株(F1),过程如图.据图回答.
(1)杂交细胞发生的可遗传变异类型是 .
(2)杂交细胞在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时含有个A基因(不考虑变异),A基因复制的模板是 .
(3)若杂交植物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则杂交植物在代首次出现性状分离,其中既抗虫又抗倒伏个体所占比例为 .
(4)植物染色体杂交育种的优是 . (要求写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瘦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可作用于下丘脑,调节人的食欲.如图是有关于瘦素的神经一体液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瘦素是在上合成的;瘦素作用于靶细胞需要通过运输才能完成.
(2)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瘦素释放量增加,引起图中②兴奋,进而使④大脑皮层产生饱感,从而减少饮食,这属于调节.
(3)若要使用瘦素来治疗某些人的肥胖症,能否直接口服?请说明理由. .
(4)瘦素与血糖调节也有一定的关系,图中a应该是(填激素名称).
(5)某些肥胖患者是由于自身抗体攻击神经元细胞上的瘦素受体造成的,这种病在免疫学上称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动物体内获取的精子不能直接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过程
B.体外受精的胚胎必须培养到桑椹胚才可移植到母体内
C.胚胎移植可移植到其他任一动物体内
D.同卵双生是由于1个卵子与2个精子完成了受精过程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