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图解:图中①是内质网、②是线粒体、③是中心体、④是叶绿体、⑤是液泡、⑥是高尔基体、⑦是核糖体.细胞Ⅰ中无细胞壁,有中心体,属于动物细胞;细胞Ⅱ中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属于植物细胞;细胞Ⅲ没有形成的细胞核,是蓝藻;细胞Ⅳ中有细胞壁、叶绿体和中心体,属于低等植物细胞.
解答 解:(1)细胞Ⅳ中有④叶绿体和③中心体,属于低等植物细胞.
(2)对真核生物,细胞核中行使遗传功能的主要起作用的结构是染色质(体).
(3)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细胞分裂状态,细胞中不含叶绿体和液泡,因此则该图象中应该去掉④叶绿体和⑤液泡,并且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4)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5)图中四类细胞中,Ⅲ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与其他三种细胞有明显区别.
(6)显微镜观察②线粒体时,要用健那绿染液,可以将其染成蓝绿色.
故故案为:
(1)Ⅳ③中心体 ④叶绿体 核糖体
(2)染色质(体)
(3)④和⑤
(4)脂质和蛋白质
(5)III 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6)健那绿 蓝绿色
点评 本题通过细胞图解考查了细胞结构的相关知识,学会比较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高等植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的区别、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等,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识记能力,难度适中.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黑藻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 | |
B. | 经苏丹Ⅲ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有紫色的油脂颗粒 | |
C. | 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液泡在质壁分离过程中体积逐渐缩小 | |
D. | 经解离和染色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中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人老了脸上会皱巴巴的,是因为年老与幼儿时相比,细胞中的自由水含量减少了 | |
B. | 沙漠植物比温带植物含结合水比例高,寒带植物比温带植物含结合水高 | |
C. | 不同植物含水量不同,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含水量也不同 | |
D. | 小麦干种子中的水主要是自由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五校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推动了免疫学、畜牧业和生态工程的发展,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植物组织培养就是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条件下,将离体的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置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产生____________、丛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2)对大面积烧伤病人,借助____________技术可获取大量自身健康皮肤用于移植。培养的条件需要____________、合适的营养、适宜的温度和PH、通入含有95%空气和5%C02混合气体。
(3)用细胞核移植技术繁育良种牛的过程需要进行胚胎移植,移植前需要对受体进行____________ 技术处理,因受体对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____________,为胚胎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4)依据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原理,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建立需考虑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使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相互协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选择 0.5g/mL的蔗糖溶液 | |
B. | 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使用蒸馏水提取色素 | |
C. | 在“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龙胆紫染液使染色体着色 | |
D. | 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五校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抗人体胃癌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实验小鼠注射的甲是能与抗人体胃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原
B.利用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和电激等方法均可诱导细胞融合获得乙
C.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对乙筛选,融合细胞均能生长,未融合细胞均不能生长
D.丙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后可获得足够数量能分泌所需抗体的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南昌二中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秃顶在男性表现较多,女性中表现极少,一般在30岁左右以后表现出来。通过调查发现:秃顶的女子与正常的男子婚配所生的男孩全部是秃顶,女孩全部正常。纯合体的秃顶男子与正常的女子婚配,女儿有正常也有秃顶,儿子全秃顶。就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控制秃顶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
B.该秃顶性状表达与性别有关但不属于伴性遗传
C.父亲正常母亲正常不可能生出秃顶的儿子
D.女儿秃顶时父亲不一定秃顶母亲一定秃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