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6.中心法则描述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下列不属于中心法则内容的是(  )
A.DNA复制B.转录C.蛋白质复制D.翻译

分析 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两条途径.

解答 解:A、DNA复制属于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之一,A错误;
B、转录属于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之一,B错误;
C、蛋白质复制不属于中心法则的内容,C正确;
D、翻译是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之一,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比较基础,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要求考生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充和完善,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做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桦尺蛾是一种栖息在密林中、白天停歇在树干上的昆虫,一般为浅色,它借助与环境相似的体色躲避鸟类天敌.在工业污染区,黑色桦尺蛾的数量有增多的趋势.为证实两种体色的桦尺蛾因环境不同,进行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探究方案.
(1)假设:在工业污染区,黑色桦尺蛾数量占优势.
(2)实验步骤:
①选择工业污染区A和非工业污染区地区B;
②收集桦尺蛾,并在翅下用有色颜料分别标记黑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若干;
③将标记的不同体色的等量桦尺蛾分别释放到上述两地区;
④一段时间后用诱蛾灯诱捕,记录、统计结果.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桦尺蛾释放数和回收数
地区项目浅色蛾黑色蛾
工业污染区A释放数400500
回收数52150
B释放数500600
回收数6030
(3)结论:在工业污染区,黑色桦尺蛾数量占优势;在非工业污染区,浅色桦尺蛾数量占优势.
(4)分析与讨论:
①人们观察到工业污染导致树皮变黑,从这个角度解释上述实验结果.不同污染程度区域的树皮颜色不同,使停歇在树上不同体色的桦尺蛾被鸟类捕食的概率不同,导致它们的存活率不同..
②已知桦尺蛾的体色有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进一步探究桦尺蛾的黑色与浅色的显隐性关系,有人将一对黑色桦尺蛾与浅色桦尺蛾杂交,F1中黑色桦尺蛾与浅色桦尺蛾的数量比为1:1.请利用F1 的桦尺蛾,在此基础上设计遗传试验完成探究.
①试验步骤:选择F1的雌雄黑色蛾杂交;观察、记录后代的体色.
②结果与分析:若后代出现浅色桦尺蛾,则黑色为显性性状;若后代全部是黑色桦尺蛾,则黑色为隐性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有关染色体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后期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构成一个染色体组
B.一个染色体组中各染色体之间形态、功能均不相同
C.二倍体生物的成熟生殖细胞中包含两个染色体组
D.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组的数量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有关细胞外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B.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的基本化学成分不同
C.血浆渗透压的太小主要与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D.细胞外液占人体体液的绝大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表示下丘脑神经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物质乙是一种蛋白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下丘脑神经细胞除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外,还具有内分泌(分泌激素)功能.物质甲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它能促进垂体细胞合成和分泌物质乙.
(2)如果用物质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甲、乙的分泌量的变化分别是减少、减少;如果用物质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丙的分泌量没有明显变化,原因是物质乙(是一种蛋白质,)食用后会被消化分解而失去作用.
(3)物质乙与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构>结合,反映出细胞膜具有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
(4)图中可见,物质丙的分级调节,也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
(5)若刺激图中A点,电表指针会发生C
A.不偏转            
B.一次偏转
C.两次偏转,方向相反
D.两次偏转,方向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省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兴趣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滴管中冒出的气泡是反应产生CO2的结果

B.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留在酒精中

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释放速率下降

D.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表是用豌豆进行的杂交实验,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组别操作步骤1操作步骤2表现型
纯种高茎授粉到纯种矮茎播种F1种子,发育成F1植株F1全为高茎
组别一中F1种子与矮茎豌豆种子等量混合种植得植株,所有植株统称为F1植株,结子为F2播种F2种子,发育成F2植株
A.由组别一可知高茎为显性性状
B.组别一中要除去矮茎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
C.F2植株基因型比例为1:1
D.F2植株表现型可能为高茎:矮茎=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育种优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杂交育种能产生新基因型
B.人工诱变育种能提高变异频率
C.利用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D.多倍体植物较二倍体植物茎秆粗大,但果实种子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含n个碱基的DNA分子,转录的mRNA分子的碱基数是n/2个

B.细菌的一个基因转录时两条DNA链可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效率

C.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和RNA上

D.在细胞周期中,mRNA的种类和含量均不断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