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下列关于生物实验试剂、检测(或染色)对象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双缩脲试剂、蛋白质、蓝色B.苏丹Ⅲ染液、脂肪、橘黄色
C.甲基绿染液、线粒体、蓝绿色D.重铬酸钾溶液、CO2、灰绿色

分析 1、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5)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
2、乙醇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可检测酒精乙醇的存在.
3、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以检测二氧化碳,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也可以检测二氧化碳.

解答 解:A、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呈现紫色,A错误;
B、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B正确;
C、健那绿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C错误;
D、乙醇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检测CO2可使用澄清的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特定颜色反应实验相关知识,总结识记相关颜色实验知识是备考的方法之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甘肃天水一中高一下期中生物(兰天班)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研究材料、方法及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杂交方法,发现了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

B. 摩尔根等人以果蝇为研究材料,通过统计后代雌雄个体眼色性状分离比,认同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

C. 赫尔希与蔡斯以噬菌体和细菌为研究材料,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区分蛋白质与 DNA,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

D. 沃森和克里克以 DNA 大分子为研究材料,采用 X 射线衍射的方法破译了密码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原花青素(PC)是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花朵和树皮中的一种天然抗癌化合物,某研究小组就原花青素对离体的人胆囊癌QBC939细胞抑制作用做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曲线所示.(说明:细胞的数量通过测定相应培养瓶的吸光度值表示,细胞抑制率=($\frac{1-相应组吸光度值}{对照组吸光度值}$)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设计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
B.由图可知,实验过程中每个培养瓶测定3次
C.随着PC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效果减弱
D.随着PC浓度的增加,抑制效果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关于细胞衰老、细胞凋亡、细胞坏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衰老一定会导致个体的衰老
B.细胞凋亡对机体有积极的意义
C.小明滑倒后膝盖淤青,该部位细胞有部分坏死
D.衰老的个体内,也有新细胞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在两个生态系统的交界处(如草场和森林)有一过渡区,这一过渡区与相邻两个生态系统相比(  )
A.动物种类少B.动物种类多C.植物种类少D.寄生动物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直接为细胞中绝大多数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
A.葡萄糖B.脂肪C.糖类D.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在细胞中,以RNA作为模板合成生物大分子的生理过程不包括(  )
A.转录B.翻译C.逆转录D.RNA自我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示两种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根据图二所示细胞具有结构13、14、15(用图中的序号回答)而图一所示细胞没有,可以判断图二所示细胞为植物(动物/植物)细胞.
(2)利用染色排除法能够鉴别细胞的死活,这体现了结构1具有选择透过性.
(3)细胞器9和12在结构上的主要共同点是不具膜(不具膜/具单层膜/具双层膜).
(4)直接参与合成、分泌分泌蛋白的细胞器包括9、10、3(用图中的序号回答).
(5)除结构8外,图一所示细胞中含有DNA的结构还包括[11]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有15人,患者7人,男性患者13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是(  )
A.10%B.8%C.7%D.6%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