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回答下列(一)、(二)两个小题。

(一)脲酶是催化尿素分解的特异性水解酶。该酶主要从刀豆等豆科植物中提取,现被广泛应用于尿素废水的净化过程。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脲酶可以催化尿素分解为________,其中碱性物质可以能使_______指示剂变为________

(2)为了提高脲酶的利用效率,可以采用固定化酶技术将其固定。酶的固定化方法有:吸附法、交联法、包埋法和________

(3)实验室中可以采用吸附法将该酶制成固定化酶柱,让尿素废水过柱前,先用__________,目的是除去未吸附的游离脲酶。

(4)脲酶除了从植物获取外,还可以来源于土壤中的微生物。为了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采用的分离方法操作最简便的是____________。下列有关该分离方法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必须使用固体培养基

B.必须在酒精灯火焰旁接种

C.必须将接种后的培养皿倒置培养

D.必须将接种前的培养皿、培养基、土壤悬浮液等进行灭菌处理

(二)如图表示动物细胞克隆和制备单克隆抗体的相关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常应用________方法导入重组诱导基因后得到干细胞;部分干细胞经过诱导可分化成全身的不同组织或器官,说明这些细胞具有________性。

(2)该过程利用了甲细胞具有的________能力,甲和乙细胞可经过生物诱导剂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形成丙细胞。取一个丙细胞,放在含大量失去________的小鼠成纤维细胞的特定培养体系中培养,最后产生大量的细胞群,这种方法为________法。

(3)下列关于经③和④过程得到单克隆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_________

A.该过程应用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原理

B.丙细胞要具有分泌多种抗体的能力

C.该过程应用了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D.丙细胞的形成先通过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再进行抗体检验

【答案】NH3和CO2 酚红 红色 共价偶联法 10倍体积的蒸馏水洗涤酶柱 划线分离法 D 显微注射 发育全能 连续增殖 (灭活的)仙台病毒 增殖力 克隆培养 B

【解析】

(一)1、选择培养基选择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原理:培养基的氮源为尿素,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以尿素作为氮源。缺乏脲酶的微生物由于不能分解尿素,缺乏氮源而不能生长发育繁殖,而受到抑制,所以用此培养基就能够选择出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2、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细菌,若指示剂变红,可确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
3、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二)1、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充足的营养供给--微量元素、无机盐、糖类、氨基酸、促生长因子、血清等。
(2)适宜的温度:36.5℃±0.5℃;适宜的pH:7.2~7.4。
(3)无菌、无毒的环境:培养液应进行无菌处理。通常还要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培养过程中的污染。此外,应定期更换培养液,防止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
(4)气体环境:95%空气+5%CO2.O2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

(一)(1)脲酶可以催化尿素分解为NH3和C02,其中碱性物质可以能使酚红指示剂变为红色。

(2)酶的固定化方法有:吸附法、共价偶联法、包埋法和交联法。
(3)实验室中可以采用吸附法将该酶制成固定化酶柱,让尿素废水过柱前,先用10倍体积的蒸馏水洗涤酶柱,目的是除去未吸附的游离脲酶。
(4)分离微生物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其中平板划线法是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的最简便的方法.采用平板划线法时,必须使用固体培养基;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必须在酒精灯火焰旁接种;配置培养基时,必须将接种后的培养皿倒置培养,防止皿盖上的水珠滴入培养基污染培养基;必须将接种前的培养皿、培养基等进行灭菌处理,对土壤悬浮液不能进行灭菌处理,否则会杀死目的菌。故选D。

(二)(1)由图示可知,过程①常应用显微注射方法导入重组诱导基因后得到干细胞;部分干细胞经过诱导可分化成全身的不同组织或器官,说明这些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培养液 中必须通入 O2和 CO2,通入 CO2的目的是维持培养液的 pH。
(2)该过程利用了甲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的能力。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甲和乙细胞可经过生物诱导剂灭活的仙台病毒的作用融合形成丙细胞。取一个丙细胞,放在含大量失去增殖力的小鼠成纤维细胞的特定培养体系中培养,最后产生大量的细胞群,这种方法为克隆培养法。
(3)该过程中,动物细胞融合应用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原理,A正确;丙细胞只具有分泌专一抗体的能力,B错误,该过程应用了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C正确;丙细胞的形成先通过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再进行专一抗体检验,D正确。即关于经③和④过程得到单克隆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红绿色盲是一种伴X隐性遗传病,这种病在人群中统计的结果,接近于(
A.男性多于女性
B.女性多于男性
C.男性和女性相同
D.没有一定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下列各组织、器官的细胞中,含核糖体与高尔基体较多的是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B.胰岛细胞C.汗腺细胞D.人体肝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感染和重建实验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证明了核酸是各种生物的遗传物质

B. 由图可推知,TMV不属于逆转录病毒

C. 由图可推知,A型后代和B型后代的蛋白质相同

D. 由图可推知,TMV在感染烟草时,蛋白质未进入烟草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转T基因抗虫棉品种甲和乙,及非转基因棉品种丙。在花蕾期对叶片中色素、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日变化、胞间CO2浓度日变化进行了测量。对叶绿素总量测量结果为:甲>丙>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图可知,一昼夜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的积累量甲品种大于乙品种

B. 图中阴影所示区段,影响乙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气孔开度

C. T基因的导入未改变染色体组型,也可能不影响三个品种的叶绿素含量

D. 丙在16:30后胞间CO2浓度上升的原因是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赫尔希和蔡斯在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  )

A. 都带有35S的标记 B. 部分有35S的标记

C. 都带有32P的标记 D. 部分有32P的标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下列()()小题:

() 植物在突然遭遇寒冷环境时,体内脂氨酸的含量会增加,以度过寒冷的不良环境。因此冷害处理后的植物体内脂氨酸含量可以作为不同植物品种抗冷害性能的生理指标。农业部门的科学研究者为了找到一种抗寒能力较强的水稻,对多个水稻品种进行了冷害处理,测定体内的脂氨酸含量并进行比较,从而选择出合适的品种。

(1)脂氨酸的含量可以通过让其与相应试剂反应并显色后,用 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测定其OD值来测定。测定OD值前,需要通过预实验确定所需比色杯的_________,脂氨酸的含量相同时,比色杯的该指标越大所测得的OD值越_______。可以通过OD值来确定脂氨酸含量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便于测定不同品种的水稻冷害处理后的脂氨酸含量,农业部门的科学研究者首先要将已知含量梯度的脂氨酸显色反应后测定其OD值,绘制好___________

(3)后来发现该品种水稻在寒冷环境中种植容易得一种怪病,科学研究者猜想是感染了某种抗寒能力比较强的细菌,为了筛选出这种细菌,需要配制______(A.LB选择培养基 B.MS选择培养基 C.LB全营养培养基 D.MS全营养培养基),并需将接种后的培养基置于温度设置为________(低温\中温\高温)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然后对菌落中的细菌进行研究。

()科学家通过诱导黑鼠体细胞去分化获得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iPS),继而利用iPS细胞培育出与黑鼠遗传特性相同的克隆鼠。流程如下:

(1)要获取iPS细胞,首先要进行黑鼠体细胞体外培养。为了方便实验开展,可以对黑鼠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其目的是消化____________,以获得单个细胞的悬浮液。然后通过_____________得到纯系的细胞群。

(2)对从灰鼠的____________部位获取的2-细胞胚胎,进行体外培养至囊胚后,将其制成重组囊胚。重组囊胚移植到白鼠体内后其___________部分会发育形成胚胎的附属结构或胚外结构,而________分化出成体动物的所有组织和器官。

(3)制备iPS细胞的方法是把0ct4等转录因子在基因导入小鼠成纤维细胞,有道其发生转化,从而产生iPS细胞。在基因导入过程中,除了质粒外,还可以选用_____________为运载体。若将某目的基因导入的受体细胞为大肠杆菌时___(/不能)选用T2噬菌体为运载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的内环境是指(
A.细胞外液
B.血液
C.体内的全部液体
D.生理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下列生物学实验进行结果预测或分析讨论。

(1)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菜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热(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请回答下列问题:

研究该种群密度一般采用______法,若调查期间有些个体身上的标志丢失,则该种群密度的估算值会______。据表中数据推测,该鱼种群的年龄结构呈______型。

(2)现有研究者设计了一个简单有效地测定植物细胞细胞液浓度的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及结果如表,请依据资料回答:

说明:1."+”表示加,“一”表示不添加。2.加入的亚甲基蓝结晶小,溶解后使溶液呈色,对溶液浓度影响忽咯不计。

①实验原理:当植物细胞或组织放在外界溶液中时,若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则细胞失水而使外界溶液________。若植物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而使外界溶液_________。而这一生理过程可通过亚甲基蓝蓝色小液滴(在对应的无色外界溶液中)的浮沉来判断。

②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观察指标是________,实验结论是叶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约相当于________的蔗糖溶液。

③用某组溶液操作到第④步时,通过显微观察该组叶片细胞发现有质壁分离现象,即可预测b中的蓝色小液滴会__________。若发现这5组的实验结果是蓝色小液滴均上浮,实验应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