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如图是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它们分别属于哪一部分,按①~④顺序依次是(  )
A.细胞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核被膜
B.线粒体膜、内质网膜、核被膜、高尔基体膜
C.细胞膜、叶绿体膜、核被膜、线粒体膜
D.叶绿体膜、细胞膜、核被膜、线粒体膜

分析 在真核细胞中:
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结构有:叶绿体、线粒体和核膜;
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和细胞膜.
分析题图,①单层膜,②双层膜,③细胞核膜上有核孔,④有凸起的线粒体脊的线粒体膜.
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解答 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①是单层膜结构,可以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和细胞膜等的膜的一部分;
②为两层平行的双层膜结构,是叶绿体膜的一部分;
③为双层膜结构,但其上有孔道和核糖体附着,是核膜的一部分;
④为双层膜结构,但其内膜向内折叠成嵴,是线粒体膜的一部分.
所以按①②③④顺序依次是细胞膜、叶绿体膜、核膜、线粒体膜,的一部分.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膜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某动物精巢中部分细胞的分裂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该细胞中染色体数∶DNA数=1∶1

B.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甲、乙、丙细胞

C.如果P为X染色体,则Q一定是Y染色体

D.位于染色体P和Q上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遗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为研究复合氨基酸对小球藻(单细胞藻类)的种群增长的影响,进行了不同浓度复合氨基酸对其叶绿素含量、氧气释放量、细胞数量影响的实验,结果见下表.
复合氨基酸
(mg/L)
叶绿素含量
(μg/mL)
氧气释放量
(mg/L)
细胞数倍增的时间(天)
0(对照)0.116.855.8
2.30.148.675.5
11.10.259.214.9
12.50.227.565.7
20.80.127.348.4
注:每2天测量叶绿素含量、氧气释放量和细胞数;表中叶绿素含量、氧气释放量为第10天数据.
请据表分析回答:
(1)在叶绿素a含量检测时,将小球藻烘干、粉碎后,加入95%乙醇制成色素提取液,进行测量;在细胞数量检测时,需将小球藻培养液滴到血细胞计数板,并在显微镜高倍镜下镜检计数.
(2)表中氧气释放量<(“>”、“=”、“<”)小球藻叶绿体产生的氧气量,O2产生于叶绿体的类囊体(结构).
(3)表中数据说明,添加了复合氨基酸后,小球藻叶绿素含量增加,促进光能吸收,光反应产生的ATP、NADHP增加,加快CO2被还原为三碳糖的速率.
(4)表中数据说明,复合氨基酸的浓度和小球藻种群增长的关系是较低浓度的复合氨基酸促进小球藻种群的增长,高浓度抑制增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肉毒杆菌是一种致命病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毒素.军事上常将这种毒素用于生化武器.人们食入和吸收这种毒素后,神经系统将遭到破坏.该毒素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如图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该片段有四个肽键,编码它的模板上至少需要5个密码子
B.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
C.高温下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主要原因是高温首先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D.图中该片段由5种单体组成,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的操作中,用不到的试剂是(  )
A.对氨基苯磺酸溶液B.N一1一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
C.氯化镉和氯化钡溶液D.班氏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
A.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
B.F1总表现显性性状
C.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D.F2中性状分离比为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生物都具有核糖体
B.核糖体在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功能不同
C.所有酶、生长激素、抗体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D.不同的细胞内核糖体的数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关于群落演替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火灾过后的草原上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关键区别在于起始的土壤条件不同
C.演替中群落的取代不是指一个群落消失另一个出现
D.演替的结果是物种的丰富度加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农作物遭受洪水长时间浸泡会出现烂根而死亡,原因是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为研究酒精对细胞的毒害,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步骤一:配制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分别浸泡生长状况相同的洋葱紫色鳞片叶表皮细胞1个单位时间、2个单位时间、3个单位时间.
步骤二:取出材料置于蒸馏水中漂洗10min,然后制作临时装片,一侧滴人0.3g/mL的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步骤三:观察并统计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数和视野中细胞的总数,计算出发生质壁分离细胞的百分率.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本实验同学们遵循的实验原理是活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而死细胞不能,通过观察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来判断植物细胞的死活,进而来了解酒精对细胞的毒害作用.
(2)渗透作用的发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根细胞被酒精毒害失去渗透作用,原因是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
(3)上述步骤二中,将材料置于蒸馏水漂洗10min的目的是洗去酒精,避免对实验的干扰.
(4)酒精浸泡3个单位时间导致洋葱表皮细胞全部死亡的最低酒精浓度为15%.
(5)实验结果预测:在图中绘出不同浓度酒精溶液作用细胞2.5个单位时间质壁分离细胞所占百分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