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已知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两分子加成:RCH2CHO+RCH2CHO→,产物不稳定,受热即脱水而生成不饱和醛。A是一种可以作为药物的有机化合物,请从下列反应图式中各有机物间的关系(所有无机产物均已略去未写),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机物A、B、C、D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2)写出E→F的化学方程式____,属于____反应
【答案】
+2H2
加成反应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知,苯甲醛和乙醛在碱性溶液中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则A的结构简式为,A和2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A中的碳碳双键和醛基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所以B的结构简式为
,A和银氨溶液反应生成C,A中的醛基被氧化生成羧酸C,则C的结构简式为
,C和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D为
,D和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E,E的结构简式为
,C和1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F,F的结构简式
,据此分析解答。
(1)通过以上分析知,A的结构简式为,B的结构简式为
,C的结构简式为
,D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
;
;
;
(2)E为,和2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F(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
,故答案为:
+2H2
;加成反应。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小组用下图一的实验装置测量在一定光照和不同温度条件下,1 h内密闭容器CO2的变化量,并绘制成下图二中的曲线A;曲线B是在黑暗和不同温度条件下,1 h内密闭容中CO2的变化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曲线A所表达的是____(选填“总光合速率”或“净光合速率”或“呼吸速率”)。
(2)据图可知,在光照条件下,25℃时该植物总光合速率为____ppm/h(以CO2变化量衡量);40℃时该植物叶肉细胞的净光合速率 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呼吸速率。
(3)若给某植物提供C18O2和H2O,首先出现含18O的化合物是___ (选填“C3”或“C5”)。一段时间后,释放的氧气中也含有18O。其原因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都是含碳、氢、氧的单官能团化合物,A水解得B和C,B氧化可以得到C或D,D氧化也得到C。若M(X)表示X的摩尔质量,则下式中正确的是
A.M(A)=M(B)+M(C) B.2M(D)=M(B)+M(C)
C.M(B)<M(D)<M(C)D.M(D)<M(B)<M(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冰箱制冷剂氟氯甲烷在高空受紫外线辐射时产生Cl原子,并能发生下列反应:Cl+O3→ClO+O2 ClO+O→Cl+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将O3转变为O2B.Cl原子是总反应的催化剂
C.氟氯甲烷是总反应的催化剂D.Cl原子起分解O3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种群在特定环境中连续两代(Nt、Nt+1)种群密度的相互关系,其中虚线的斜率为1,N0表示该种群的初始密度。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Nt+1/Nt就是该种群的自然增长率
B.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为d.
C.当种群密度为b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D.种群在该环境中的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能发生消去反应,但不能发生催化氧化(去氢氧化)反应的是
A. B. (CH3)2CHOH
C. CH3CH2C(CH3)2CH2OH D. CH3CH2C(CH3)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的是某细胞部分结构,甲、乙为细胞器,a、b为膜上的物质或结构。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甲是溶酶体,其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
B.该细胞的细胞核是中心法则中各环节发生的场所
C.若乙是线粒体,丙酮酸在其内彻底氧化分解并合成ATP
D.若该细胞是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葡萄糖、氨基酸需消耗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过渡金属催化的新型碳﹣碳偶联反应是近年来有机合成的研究热点之一,如:
反应①
化合物Ⅱ可由化合物Ⅲ合成:
(1)化合物Ⅰ的分子式______
(2)化合物Ⅱ与Br2加成的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3)化合物Ⅲ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
(4)在浓硫酸存在和加热条件下,化合物Ⅳ易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不含甲基的产物,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注明反应条件),因此,在碱性条件下,由Ⅳ与CH3CO﹣Cl反应生成Ⅱ,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5)Ⅳ的一种同分异构体Ⅴ能发生银镜反应,Ⅴ与Ⅱ也可以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生成化合物Ⅵ,Ⅵ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其中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人员在密闭广口瓶中用二氧化碳缓冲液培养小球藻,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先给予6小时适宜光照然后再置于黑暗条件下6小时,溶液pH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AC段与CE段比较,小球藻细胞中直接产生ATP的不同部位是_____________。
(2)AB、BC段的斜率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两种,外因是_____________,内因是pH的变化会影响___________。
(3)在小球藻的叶绿体基质中,_____________(填“AB”、“BC”或“CD”)对应的时间段内C3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最多。
(4)研究人员增大二氧化碳缓冲液的浓度(仍将pH调到7),结果发现小球藻的光合速率并没有提高反而降低,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继续延长实验时间,最终细胞中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