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C~D段染色体数目加倍
B.O~A段表示间期,染色体复制,核DNA含量加倍
C.C~D段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为1:2:2
D.细菌与B~C段细胞相比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和核仁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其中O~A段为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B段为前期;B~C段为中期;C~D段为后期;D~E段为末期.

解答 解: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无染色体,A错误;
B、O~A段表示间期,染色体复制,核DNA含量加倍,B正确;
C、C~D段是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为1:0:1,C错误;
D、细菌是原核生物,不进行有丝分裂,无染色体、核膜和核仁,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区段代表的时期,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四川省高三4月考试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项的结果中,不可能出现 3 :1 比值的是( )

A.15N 标记的 DNA 在 14N 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子代中不含 15N 的 DNA 与含 15N 的DNA 数量之比

B.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黄色圆粒豌豆(YyRR)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之比

C.酵母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相同时,吸入O2 的量与两者产生的CO2 总量之比

D.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1是人体某种调节方式的示意图,图2是持续电刺激小鼠的副交感神经,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浓度的变化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A细胞产生的C物质通过图示途径,最终作用于B细胞.如果C物质是胰岛素,则B细胞是全身细胞.写出C物质从分泌出细胞外到作用于靶细胞所经历人体内环境组织液→血浆→组织液.
(2)如果图1中A细胞是某人胰岛B细胞且功能正常,却在体内检测到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则他不能(填“能“或“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原因是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可以和胰岛素受体结合,阻止胰岛素发挥作用.
(3)据图2所示,小鼠体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之间的关系是拮抗关系,它们的分泌受副交感神经的支配,这说明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开始刺激后,血糖浓度将降低,原因是电刺激后,胰岛素浓度升高和胰高血糖素浓度降低,促进了组织细胞加速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抑制了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4)图2中胰高血糖素浓度下降的原因之一是胰岛素直接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若要证实该结论,可在胰岛组织中注射胰岛素,通过检测注射前后周围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变化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2、CO2、血红蛋白、H+、Na+B.消化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蛋白、尿素D.K+、葡萄糖、氨基酸、尿素、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保持着全能性
B.随着细胞分化的进行,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不会发生变化
C.细胞分化贯穿于整个生命过程中
D.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生理功能的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请回答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和线粒体的问题:
(1)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叫做细胞编程性死亡.正常情况下,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起着重要作用.
(2)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内的功能是阻止细胞不正常增殖.
(3)细胞分化的实质是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内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填“完全相同”、“完全不相同”、“不完全相同”).
(4)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
(5)研究发现,线粒体内膜成分中蛋白质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外膜,其原因可能是②③. (从下面选项中选择)
①内膜折叠成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 ②内膜上分布着与ATP合成有关的酶类 ③内膜上有与NADH的氧化有关的酶类
(6)线粒体生长到一定大小就要开始分裂,形成两个新的线粒体.研究人员将胆碱缺陷突变型脉孢菌培养在含有3H标记胆碱(一种磷脂的前体物)的培养基中,使线粒体膜带上放射性3H标记.然后收集细胞,转入不含放射性物质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分别在不同时间收集细胞,再通过放射自显影检查培养时间长短不同的细胞中同位素的分布与含量.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加,具有放射性的线粒体的数量增加,放射性均匀分布到新的线粒体中,并且随着分裂次数增加每个线粒体的放射性降低,证明新的线粒体是分裂而来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甲中a、b、c、d表示某二倍体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的该植物组织切片有丝分裂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b(填甲图中字母)区细胞,请按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排列图乙中细胞A、B、C、D的正确顺序B→A→D→C,该区域的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2)图乙A细胞中有6条染色体,12条姐妹染色单体.
(3)③和④过程中细胞核遗传物质不会(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4)染色体的出现和消失分别在B、C(填图中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在细胞内含量极少,但对维持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组元素有(  )
A.Fe  Mn   Zn   MgB.Zn  Cu   Mg   Ca
C.Zn  Cu   B    MnD.Mg  Mn   Cu   M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糖酵解增强是绝大多数恶性肿瘤的典型特征,因此肿瘤患者的葡萄糖摄取明显增加,且代谢活动强的癌细胞摄取量大.在癌细胞培养中,荧光类似物2-N-2-脱氧葡萄糖(2-NBDG)与普通葡萄糖的吸收存在竞争性(如图所示).细胞中荧光信号强,表示细胞吸收的2-NBDG 多.
现有甲、乙两种不同的乳腺癌细胞,且甲的代谢强度大于乙.欲验证这两种癌细胞的代谢强度及两种葡萄糖的吸收存在竞争性,请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用具,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与用具:甲种乳腺癌细胞,乙种乳腺癌细胞,细胞培养液,普通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2-NBDG,培养皿若干,CO2培养箱等.(注:荧光测量的具体方法不作要求)
(1)完善实验思路:
①取若干培养皿,均分为4组.各组加入的试剂和接种的细胞如表:
组别ABCD说明
细胞培养液++++用“+”表示加入
用“-”表示不加
普通葡萄糖溶液++--
生理盐水--++
2-NBDG溶液++++
甲种乳腺癌细胞+-+-
乙种乳腺癌细胞-+-+
②各组置于温度等条件适宜的CO2培养箱培养;
③一段时间后,检测各组细胞的荧光强度,并作记录和统计分析.
(2)设计表格,并将预期实验结果填在表格中.(荧光强度用“+”表示,荧光强度越 大,“+”数越多,荧光强度最弱用“1+”表示,最强用“4+”表示)甲、乙乳腺癌细胞的代谢强度和2-NBDG吸收实验结果
组别ABCD
荧光强度2+(或3+)1+4+2+(或3+)
注:表格名称,组别和荧光强度,C组最强和B组最弱.
(3)根据实验结果,请从细胞结构的角度推测,癌细胞培养时,2-NBDG与普通葡萄糖的吸收会发生竞争的原因是细胞膜上转运2-NBDG与普通葡萄糖的载体蛋白是同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