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性激素主要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 | |
B. | 神经细胞有细胞周期,其化学成分在不断更新 | |
C. | 葡萄糖、RNA、蛋白质都可以在叶绿体中合成 | |
D. | 线粒体可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产生CO2和H2O |
分析 1、内质网是某些大分子物质的运输通道;加工蛋白质;与糖类、脂质的合成有关.
2、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3、叶绿体中含有DNA,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4、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CO2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是O2和[H]反应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
解答 解:A、性激素是在内质网上合成的,A错误;
B、神经细胞内的化学成分可不断更新,但神经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故没有细胞周期,B错误;
C、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中通过光合作用可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葡萄糖,叶绿体中含有DNA和核糖体,可通过转录和翻译分别产生RNA和蛋白质,C正确;
D、有氧呼吸中,线粒体产生的CO2是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由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的,产生的水是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由O2和[H]反应生成的,线粒体不能直接分解葡萄糖产生CO2和H2O,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蛋白质含有99个肽键 | |
B. | 该蛋白质至少含有1个-NH2 | |
C. | 参与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最多有100种 | |
D. | 脱去的H2O中的H来自氨基和羧基,O来自羧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图如要表示完整的生态系统的成分还缺少分解者 | |
B. | C种群和D种群存在着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 |
C. | 若D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则E种群密度将会降低 | |
D. | 图中B、C、F共同同化的能量占A种群同化的能量的10%‐2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引进外来物种有利于提高生物多样性 | |
B. | 自然保护区的动植物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 |
C. | 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 |
D. | 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用标志重捕法调查 | |
B. | 样方法调查某植物种群密度,应选取该植物生长密集的地方取样 | |
C. | 标志重捕法调查鸟类种群密度,标志物脱落导致实际值比估算值偏大 | |
D. | 双子叶植物较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更适合作为调查对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中显示对甲细胞的调节,既可通过神经递质直接进行,还可通过有关激素进行 | |
B. | 若甲为肌细胞,长时间剧烈运动后,血浆成分发生一些变化,图示中C端乳酸含量会增加 | |
C. | 若甲细胞为下丘脑细胞,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甲细胞分泌的某物质会减少 | |
D. | 神经递质、各种激素这些信息分子均需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包头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学家发现一种核糖核苷酸的核酶,关于该酶正确的是( )
A.该酶可以最终水解为磷酸、脱氧核糖、碱基
B.核酶在核糖体中合成,可被蛋白酶水解
C.核酶在催化反应时活性和量不变
D.核酶在过酸、过碱、高温、低温的环境中会失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包头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学家将细胞膜中的磷脂成分提取出来,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这说明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上的分布状况是( )
A.单层排列 B.均匀稀疏排列
C.双层排列 D.均匀紧密排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营口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下向光弯曲生长示意图,胚芽鞘向光弯曲的原因是( )
A.生长素往背光侧转移,促进背光侧细胞的伸长
B.生长素在向光侧积累,抑制向光侧细胞的伸长
C.乙烯往背光侧转移,促进背光侧细胞的伸长
D.乙烯在向光侧积累,抑制向光侧细胞的伸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