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人的性染色体(  )
A.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B.不存在于神经细胞中
C.成对存在于受精卵中D.成对存在于所有细胞中

分析 1、人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
2、人的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

解答 解:A、人的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A错误;
B、人的神经细胞中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B错误;
C、人的性染色体成对地存在于受精卵中,C正确;
D、生殖细胞中性染色体成单存在,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的具体过程,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识记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及性染色体的分布,明确性染色体分布于所有细胞中,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将刚萎蔫的菜叶放入清水中,菜叶细胞中的水分能得到恢复的原因属于(  )
A.主动吸水B.主动运输
C.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D.自由扩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在根尖细胞生长过程中,能够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  )
①叶绿体②线粒体③高尔基体④核糖体⑤中心体⑥中央液泡.
A.④⑥B.①②④C.①④⑤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些有毒物质能诱导真核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产生微核.微核是由断裂的染色体形成的椭圆形异常结构,游离于细胞核之外,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香烟焦油能否诱导微核产生,完成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萃取获得香烟中的焦油,用醋酸丙酯将其溶解后,再用蒸馏水稀释,配制成一系列浓度的焦油溶液.各取等量加入烧杯A、B、C、D中.将醋酸丙酯与蒸馏水混合液取等量加入烧杯E中.取等量蒸馏水加入烧杯F中.
第二步:将6个状况相同,幼根已培养至lcm的洋葱分别置于上述6个烧杯中培养较长时间,然后从每个洋葱上随机取根尖数根制作临时装片.镜检记录出现微核的细胞所占的比例(微核率),计算每组平均值如表:
烧杯编号ABCDEF
焦油浓度
(μg/mL)
50100200300O0
平均微核率(‰)12.5514.9317.3220.143.583.59
请分析回答:
(l)为何洋葱在上述溶液中培养时间不可过短?确保经历至少一个细胞周期.
(2)镜检时应选择位于根尖分生区,且处于细胞分裂间期的细胞.
(3)用洋葱根尖制作临时装片的一般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为了便于观察微核需要的染色剂是龙胆紫或醋酸洋红.
(4)对ABCD四组而言,E组和F组哪组是对照组?E.将E组与F组比较,作用是:排除醋酸丙酯的影响.该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香烟焦油能诱导微核产生,且浓度越高诱导作用越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为某雄性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染色体数与DNA含量之比为1:1的是B和D.
(2)图中进行有丝分裂的是A和D,进行减数分裂的是B和C.
(3)图中B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
(4)此动物的正常体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转基因动物是指(  )
A.提供基因的动物B.基因组中增加外源基因的动物
C.能产生蛋白质的动物D.能表达基因信息的动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植物学家试图向牵牛花的基因组中引入红色素基因,以使花瓣的颜色加深,结果却发现花瓣的颜色并没有加深.后来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基因调控方式--RNA干扰解释了这一现象.RNA干扰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

其结果导致与mRNA对应的“基因沉默”了,无法表达.科学家发现在动物和人体组织细胞中也存在这种现象.
(1)科学家获得红色素基因并将它插入到牵牛花的基因组中,采用的生物技术被称为基因工程或基因拼接技术、DNA重组技术、转基因技术,此技术实现了对生物性状的定向改造.
(2)蛋白质复合体 I能够将双链RNA切割成片段,蛋白质复合体Ⅱ又将一条RNA链清除,说明它们具有酶的作用.mRNA与复合体Ⅱ上的RNA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有许多抗癌药物的作用原理都是抑制肿瘤细胞DNA的复制,药物发生作用后细胞将停留在(  )
A.有丝分裂间期B.有丝分裂前期C.有丝分裂后期D.当时所处的时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成都七中新高三零诊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了探究生长素(IAA)和乙烯(ACC是乙烯供体)对植物生根的影响,科学家用拟南芥下胚轴插条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 )

IAA对拟南芥下胚轴插条 ACC对拟南芥下胚轴插条

形成不定根的影响 形成不定根的影响

A.浓度高于50 μmol·L-1的生长素抑制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

B.浓度高于1 μmol·L-1的ACC抑制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

C.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细胞中生长素和乙烯是同时合成并发挥作用的

D.同时使用生长素和ACC处理拟南芥下胚轴插条能促其生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