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甲、乙、丙、丁),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确定这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总量的比值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种群乙的有机物总量的比值增大,则引起的变化应是图示中的(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一种RnaseP酶,是由20%蛋白质和80%RNA组成,如果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除去,并提高Mg2+的浓度,他们发现留下来的RNA仍然具有这种酶相同的活性,这一结果表明
A.RNA 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
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高考生物复习一轮配套精练:必修3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3(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中①过程可以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缺少类群甲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
C.类群丙的有氧呼吸是产生大气中气体X的主要途径之一
D.增加图中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高考生物复习一轮配套精练:必修3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2(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兔子吃了1千克的草,则这1千克草中的能量就流入了兔子体内
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被循环利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高考生物复习一轮配套精练:必修3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1(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的复杂营养关系构成了食物网。如图所示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有2个,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B.若丙种群数量下降20%,辛种群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C.在该食物网中辛占有3个营养级
D.只在丁和辛、丙和乙之间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捕食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高考生物复习一轮配套精练:必修3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1(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要使一个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
( )
A.消费者和分解者 B.生产者和消费者
C.生产者和分解者 D.生产者和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高考生物复习一轮配套精练:必修3 第4章 种群和群落2(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下表。有关该地区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年数 植物类别 | 1 | 4 | 15 | 25 | 40 |
草本 | 28 | 27 | 26 | 30 | 34 |
灌木 | 0 | 3 | 4 | 12 | 19 |
乔木 | 0 | 0 | 0 | 14 | 23 |
总计 | 28 | 30 | 30 | 56 | 76 |
A.表中数据的获得是利用样方法
B.该地区群落发生的是次生演替
C.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均改变
D.群落中每一个种群的丰富度均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高考生物复习一轮配套精练:必修3 第4章 种群和群落1(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幼年、青年和老年三个年龄期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取样器取样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高考生物复习一轮配套精练:必修2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aa)个体占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1,则A基因的频率和F1中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 ( )
A.30%,21% B.30%,42%
C.70%,21% D.70%,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