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图1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发生的两种物质代谢过程,图中C3代表含有3个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图2是研究叶肉细胞中上述两种物质代谢过程的实验装置,在密闭小室内放有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缓冲液能补充CO2,保持小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稳定在0.03%,小室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管内水柱的移动距离测得.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1中C3为丙酮酸,则过程①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在①②过程中都产生[H]和ATP.
(2)在光照条件下,磷酸分子在叶绿体中的移动方向是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
(3)用图2所示的装置研究③④过程时,刻度毛细管内水柱移动的距离表示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释放O2的量.
(4)若用图2装置测定叶片的呼吸速率,则需对装置做两处改进:①关闭光源;
②CO2缓冲液换为适宜浓度的NaOH溶液.
(5)从生长状况、部位相同的棉花叶片上用打孔器打出大小相同的若干圆形叶片,均分成若干份.抽取叶片细胞内的气体,然后置于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相同且适宜的光照等条件(如图3).圆叶片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部分氧气存在于叶肉细胞内和细胞间隙,导致圆叶片上浮.测量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将记录结果绘成图4.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②c点以后曲线上行,原因是浓度过大导致细胞失水影响细胞代谢.

分析 1、图1是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①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还原氢,场所是细胞质基质,②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还原氢,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③过程是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三碳化合物,③是三碳化合物还原形成葡萄糖,④③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2、图是研究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二氧化碳缓冲液维持密闭玻璃室内二氧化碳的压力,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使密闭玻璃室气压升高,液滴右移;
3、光合作用产物淀粉常用碘液检测,由于叶绿体中的色素对出现的颜色反应具有遮盖作用,叶绿体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所以滴碘鉴定之前,绿叶要用酒精脱色处理.
4、如果用图2装置测定叶片的呼吸速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会干扰实验结果,因此要进行遮光处理,同时将二氧化碳缓冲液换成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氧气的吸收量;
5、根据题干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根据实验的自变量判断实验目的,根据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与暗反应阶段的物质变化和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解答 解:(1)①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②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有氧呼吸的第一、第二阶段共同的产物是[H]和ATP.
(2)在光照条件下,光反应阶段消耗磷酸,暗反应阶段产生磷酸,因此磷酸分子在叶绿体中的移动方向是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
(3)用图2所示的装置研究光合作用速率,光合作用过程产生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气压升高,刻度毛细管内水柱移动的距离表示叶片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
(4)有氧呼吸过程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因此为了消除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测定有氧呼吸速率时应该关闭光源,同时将装置中的
二氧化碳缓冲液换成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
(5)分析题干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且光照条件等适宜,因此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分析题图4可知,在一定的范围内随NaHCO3溶液浓度升高,光合作用速率升高,由于b点比a点二氧化碳浓度高,暗反应过程中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三碳化合物过程消耗的五碳化合物多,光照条件不变,光反应产生的还原氢和ATP不变,三碳化合物还原形成五碳化合物的速率不变,因此五碳化合物含量降低;,超过一定浓度后,随NaHCO3溶液浓度的升高,光合作用速率减弱,说明NaHCO3溶液浓度过大导致细胞失水影响光合作用进行.
故答案为:
(1)细胞质基质[H]和ATP
(2)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
(3)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释放O2的量
(4)①关闭光源     ②CO2缓冲液换为适宜浓度的NaOH溶液
(5)①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②浓度过大导致细胞失水影响细胞代谢

点评 本题是知识点是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细胞呼吸速和光合速率率测定实验,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的探究,对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影响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因素的掌握和应用,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血液在保存过程中,红细胞的代谢能力会发生变化.研究人员测定任氏血中葡萄糖含量,并通过其变化情况来反应人成熟红细胞的代谢能力.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从人的血液中分离得到成熟红细胞,加入含有葡萄糖的任氏液,混合成为任氏血,测定任氏血中初始葡萄糖含量.
步骤二:将任氏血灌入血袋,在适宜条件下保存.
步骤三:5小时后,测定任氏血中葡萄糖的含量,并处理相关数据.
回答下列问题:
(1)成熟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主要作用是运输(携带)氧.
(2)成熟红细胞通过协助扩散方式吸收葡萄糖.成熟红细胞主要通过葡萄糖转化为乳酸的途径获得能量,原因是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不含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3)上述实验步骤中起对照作用的操作是测定初始葡萄糖含量(步骤一测定葡萄糖含量/测定初始和5小时后葡萄糖含量/步骤一和步骤三测定葡萄糖含量).
(4)若在步骤二血袋中加入适量的ATP,成熟红细胞吸收ATP后,葡萄糖消耗量下降(下降/上升/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RNA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推测最准确的是(  )
A.细胞甲、细胞乙和细胞丙都能识别和接受抗原刺激
B.细胞丙只能在人体的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C.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不需要T细胞的参与
D.细胞丙消化抗原-抗体的部分产物可被细胞核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曲线可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部分时期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B.曲线可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部分时期DNA分子数目的变化
C.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2
D.若曲线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核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研究发现,有l%~2%的HIV感染者并不发病,其原因是他们在感染HIV之前,体内存在3种名叫“α-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质.以下对“α-防御素”的推测中正确的是(  )
A.“α-防御素”由于分子小,所以不具有空间结构
B.控制其合成的基因可能含A、U、C、G 4种碱基
C.强酸、强碱或高温会使其功能丧失
D.一定含有C、H、O、N、P、S等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科学家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矮牵牛中控制蓝色色素合成的碁因G转移到玫瑰中,以培育蓝玫瑰,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将基因G直接导入土壤农杆菌,然后感染并转入玫瑰细胞
B.将基因G导人玫瑰细胞后,即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培育出蓝玫瑰
C.提取矮牵牛蓝色花的mRNA,经反转录获得互补的DNA,再扩增基因G
D.将基因G导人玫瑰细胞液泡中,防止其经花粉进人野玫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图1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图2是一个由5种生物组成的食物网;图3所示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1中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成分为丙和丁(分解者和生产者).雾霾天气持续一段时间后,会自行散去,据此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2)图1中缺少两个重要过程,请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补充:无机环境→丁、甲→丙.
(3)若图2中的乙大量减少,则短期内戊的数量会增加.
(4)图3中的C和B1+C1+D1可表示桑树和蚕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将蚕沙(粪便)投入鱼塘供给鱼食用,蚕沙中同化的能量属于第一营养级所含的能量.该生态系统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ΦX174噬菌体中的DNA为5 386个碱基的环状单链,其中腺嘌呤占20%.ΦX174噬菌体进入寄主细胞先合成其互补链,形成环状双链的繁殖型DNA(RF-DNA).以此RF-DNA为模板,噬菌体合成作为遗传物质的环状单链DNA、mRNA和蛋白质,从而形成子代噬菌体.现让一个32P标记的+X174噬菌体侵 染不含32P的细菌一段时间后,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放射性的子代噬菌体占$\frac{1}{50}$
B.生成100个+X174噬菌体需消耗胞嘧啶约159 964个
C.子代噬菌体的产生过程中,没有A与U的碱基互补配对
D.子代噬菌体的产生过程中,需要解旋酶、RNA聚合酶和DNA聚合酶等的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四川省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两个抗花叶病基因H导入大豆(2n=40),筛选出两个H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花叶病植株A(每个H基因都能正常表达),植株A自交,子代中抗花叶病植株所占比例为15/16。取植株A上的某部位一个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连续正常分裂两次,产生4个子细胞。用(只要是H基因,就能被荧光标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获得植株A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

B.若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一个荧光点,则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40

C.若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两个荧光点,则细胞分裂过程发生了交叉互换

D.若子细胞中有的不含荧光点,则是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