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在不同条件下的酶促反应速率变化曲线,下列据图叙述错误的是( )
A.影响AB段反应速率的因素只有底物浓度
B.影响BC段反应速率的主要限制因子可能是酶量
C.主要是温度导致了曲线Ⅰ和Ⅱ的反应速率不同
D.曲线Ⅰ显示,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可能为37℃
【答案】AD
【解析】解:A、曲线Ⅰ、Ⅱ、Ⅲ分别是在不同温度下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曲线,由图知在相同底物浓度时因温度不同三者反应速率也不同,而曲线Ⅰ中的AB段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大,反应速率逐渐增强,说明影响AB段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还与温度等条件有关),A错误;
B、曲线Ⅰ中的BC段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大,反应速率不变,说明影响BC段反应速率的因素不是底物浓度,影响该BC段反应速率的主要限制因子可能是酶量(酶的浓度),B正确;
C、曲线Ⅰ和曲线Ⅱ中的自变量均是温度,温度不同,二者的反应速率也不同,说明曲线Ⅰ和Ⅱ的反应速率不同主要是因为温度的影响,C正确;
D、测定最适温度还需要在37℃左右设置一系列温度梯度来进行检测,最适温度不一定是37℃,D错误.
故选:AD.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将单细胞绿藻置于密闭容器内,探究温度对绿藻代谢影响的实验示意图.实验中可以根据毛细管中红色液滴的移动,读出容器内氧气体积的改变量.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相关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说明:培养液中加有缓冲物质,不考虑PH的变化)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适宜光照ml/h | 0 | +4 | +11 | +18 | +26 | +22 | +13 | +9 |
黑暗ml/h | ﹣2 | ﹣4 | ﹣7 | ﹣11 | ﹣16 | ﹣23 | ﹣28 | ﹣21 |
回答下列问题:
(1)温度主要通过影响而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
(2)5℃时绿藻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是 . 适宜光照下,10℃时绿藻能否正常生长?(填“能”或“不能”).30℃时的光合作用强度是15℃时的倍.
(3)为了排除环境因素对实验的干扰,上述实验中还应该 , 以校正实验误差,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
(4)某同学为探究CO2浓度对绿藻光合作用的影响,向装置中添加适量较高浓度的NaHCO3 , 在短时间内,这将导致绿藻叶绿体中的C5的含量(填“升高”、“不变”或“降低”).但该同学通过实验发现,当容器内NaHCO3溶液的浓度超过5%时,绿藻的光合作用速率急剧下降,最可能的原因是 .
(5)另一位同学以绿藻为材料,进行色素的提出和分离,并在滤纸条上得到了四条色素带,按照从上至下的顺序,第三条色素带应该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
B.某人感染了寄生虫,而造成④堵塞,则图中②液体可能会增加
C.图中①和③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
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标号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蛋白质分子含有N条肽链,已知它共有M个氨基酸组成,则此蛋白质中至少含有的氧原子数与氮原子数共有的个数为
A. M+N B. 2M-N C. 2N+M D. 2M+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人员选取体长、体重一致的斑马鱼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训练组,其中训练组每天进行运动训练(持续不断驱赶斑马鱼游动),对照组不进行.训练一段时间后,分别测量两组斑马鱼在静止时及相同强度运动后的肌肉乳酸含量,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乳酸是由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转化形成的
B.静止时斑马鱼所需ATP主要在细胞质基质生成
C.运动训练可降低无氧呼吸在运动中的供能比例
D.运动训练可降低斑马鱼静止时的无氧呼吸强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