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在牧草中,白花三叶草叶片内含氰(HCN)的和不含氰的两个品种.现已研究查明,白花三叶草的叶片内的氰化物是经下列生化途径产生的:
(1)当两个不产氰稳定遗传亲本的基因型是DDhh和ddHH时,在F2中会出现产氰和不产氰两个品种,且产氰和不产氰的理论比是9:7.
(2)在不产氰叶片提取液中分别加入中间物质或酶2,有可能在提取液中得到氰(可用一定方法检测),根据此原理可以设计实验来推断F2中不产氰的植株基因型.下面是某位同学写出的有关设计思路及对F2中不产氰的植株基因型的推论过程.请根据已给出的内容来补充全面.
取待检测植株的叶片制成提取液:
①先在提取液中加入中间物质(或酶2),检测有无氰生成.
②若有氰生成,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ddHH或ddHh(或DDhh或Ddhh).
③若无氰生成,则另取一试管,先后加入提取液和酶2(或中间物质).
④若有氰生成,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DDhh或Ddhh(或ddHH或ddHh).
⑤若①③操作均无氰生成,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ddhh.

分析 分析题图:基因D控制酶1的合成,酶1能将前体物质转化为中间物质;基因H控制酶2的合成,酶2能将中间物质转化为氰,即产氰的植株的基因型为D_H_,不产氰的植株的基因型为D_hh、ddH_、ddhh.据此答题.

解答 解:(1)两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和ddHH,则F1的基因型为DdHh,F2中产氰(D_H_)品种所占的比例为$\frac{3}{4}×\frac{3}{4}=\frac{9}{16}$,即产氰:不产氰=$\frac{9}{16}$:(1-$\frac{9}{16}$)=9:7.
(2)不产氰的植株的基因型有D_hh、ddH_、ddhh,其中D_hh是由于缺乏酶2导致的,ddH_是由于缺乏中间物质导致的,ddhh是由于缺乏中间物质和酶2导致的.在不产氰叶片提取液中分别加入中间物质或酶2,有可能在提取液中得到氰(可用一定方法检测),根据此原理可以设计实验来推断F2中不产氰的植株基因型.方法为:取待检测植株的叶片制成提取液:
①先在提取液中加入中间物质(或酶2),检测有无氰生成.
②若有氰生成,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ddHH或ddHh(或DDhh或Ddhh).
③若无氰生成,则另取一试管,先后加入提取液和酶2(或中间物质).
④若有氰生成,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DDhh或Ddhh(或ddHH或ddHh).
⑤若①③操作均无氰生成,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ddhh.
故答案为:
(1)9:7     
(2)①中间物质(或酶2)
②ddHH或ddHh(或DDhh或Ddhh)     
③酶2(或中间物质)
④DDhh或Ddhh(或ddHH或ddHh)     
⑤ddhh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基因型及表现型之间的对应关系,能涉及简单的实验进行验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细胞学说主要揭示了(  )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B.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
C.细胞为什么能产生新细胞D.生物体结构具有统一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某高等植物有多对较为明显的相对性状,基因控制情况见下表.中粗茎个体和粗茎杂交,则子代表现型及性状分离比是(  )
显性纯合杂合隐形纯合
C-c粗茎中粗茎细茎
A.全为粗茎B.全为中粗茎
C.粗茎:中粗茎=1:1D.粗茎:中粗茎:细茎=1: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所示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数目、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和图乙的纵坐标分别为核DNA数目和染色体数目
B.图甲中ac过程和图乙中ac过程代表细胞有丝分裂的同一时期
C.图乙中b点到c点是着丝点分裂的结果
D.图甲中的cd和图乙中的de表示的是同一个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有关推理不正确的是(  )
A.后代全为显性,则双亲必为显性纯合子
B.隐性性状的个体是纯合子
C.显性个体的基因型难以独立确定
D.隐性个体的显性亲本必为杂合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甲为叶绿体结构模式图,图乙是从图甲中取出的部分结构放大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全部分布在图乙所示结构上
B.乙图所示的结构来自甲图中的③
C.图乙的色素有四种,其中叶绿素a为蓝绿色,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小
D.ATP的合成场所是④,分解场所是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细胞内受损后的线粒体释放的信号蛋白,会引发细胞非正常死亡.下图表示细胞通过“自噬作用”及时清除受损线粒体及其释放的信号蛋白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吞噬泡的吞噬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流动性的特点.图中自噬体由2层磷脂双分子构成(不考虑自噬体内的线粒体).
(2)受损线粒体的功能逐渐退化,会直接影响有氧呼吸的第二、三(Ⅱ、Ⅲ)阶段.细胞及时清除受损的线粒体及信号蛋白的意义是避免细胞非正常死亡(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3)图中水解酶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自噬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废物排出细胞外,对细胞有用的物质则细胞内利用(排出细胞外),由此推测,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自噬作用”会增强(增强/减弱/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某一DNA片段由500对碱基组成,G+C占碱基总数的44%,若该DNA片段连续复制3次,第三次复制时,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  )
A.1120B.840C.560D.22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华北某地区经常出现苹果小叶病,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锌引起的,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镁引起的.现有如下材料,请你完成下列实验,证实上面的猜测哪个正确.
(1)材料用具:三株长势相同的苹果幼苗、蒸馏水、含有植物必需元素的各种化合物.
(2)实验原理:任何一种必需元素在植物体内都有一定的作用,一旦缺乏,就会表现出相应的症状.根据全素培养液和相应缺锌、缺镁的培养液对苹果生长发育的比较,判断小叶病的病因.
(3)方法步骤:
①首先配制全素培养液和相应的缺锌培养液和缺镁培养液,分别放入三个培养缸并编号为A、B、C.
②将三株长势相同的幼苗分别培养在上述三种培养液中.
③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苹果幼苗的生长发育状况.
(4)结果预测和分析:
①空白对照组A缸内的苹果幼苗将正常生长.
②若B缸内苹果幼苗表现出小叶病,而C缸没有,则说明苹果小叶病是由缺锌引起的;
若C缸内苹果幼苗表现出小叶病,而B缸没有,则说明苹果小叶病是由缺镁引起的;
若B、C两缸内的幼苗都表现为小叶病,则说明苹果小叶病与缺锌和缺镁都有关;
若B、C两缸内幼苗都不表现为小叶病,则说明苹果小叶病与缺锌和缺镁都无关.
(5)若实验证明苹果小叶病是由缺锌引起的,从科学研究的严谨角度出发,还应增加的实验步骤是:在缺锌的完全培养液B中加入一定量的含锌的无机盐.增加步骤后的实验结果是一段时间后小叶病消失,幼苗恢复正常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