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某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局部示意图,①〜⑤表示该细胞内的某些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此细胞一定没有叶绿体
B.CO2/02的比值③结构内比结构外低
C.可对分泌蛋白进行加工的场所为①④
D.结构③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青海省西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病毒甲具有RNA甲和蛋白质甲,病毒乙具有RNA乙和蛋白质乙。若将RNA甲和蛋白质乙组成一种病毒丙,再以病毒丙感染宿主细胞,则细胞中的病毒具有( )
A.RNA甲和蛋白质乙 B.RNA甲和蛋白质甲
C.RNA乙和蛋白质甲 D.RNA乙和蛋白质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兴奋在图甲中的传导速度大于在图乙中的传递速度 | |
B. | 图乙中神经递质释放的过程依靠生物膜的流动性 | |
C. | 图乙突触前膜以胞吐形式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 | |
D. | 图甲中形成的电流在膜外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青海省西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有一些不同之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精原细胞、卵原细胞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
B.—个初级精母细胞可形成4个精子,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形成1个卵细胞
C.精细胞变形成精子,而卵细胞无变形过程
D.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有极体产生,而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无极体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张家口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将两株植物放在封闭的玻璃罩内用全素营养液置于适宜光照下进行培养(如图甲所示),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和自然环境中相同,且空气湿度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微生物对CO2浓度影响均忽略不计。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夏季晴朗的一天,将装置放在室外一昼夜,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定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乙所示曲线:
实验二:利用该装置研究环境因素对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结果统计如表所示:
请据图分析回答:
(1)根据图乙曲线可判断植物积累有机物是在 两点之间,经过一昼夜该装置内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将会 。
(2)在植物的全素营养液中加入H218O,在玻璃罩的CO2中检测到放射性的18O,这是因为水参与了 过程;如在玻璃罩的O2中检测到放射性的18O,这是因为水参与了 过程。
(3)实验二中编号1、3、5、7、9的实验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该实验组合研究的课题是 。该组合自变量为 ,无关量有 (列举出两项)。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 左右,此温度下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张家口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光合细菌在有光照缺氧的环境中能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同化CO2生成有机物,与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以H2O作为供氢体不同的是,它们的供氢体是H2S。以下关于光合细菌说法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B.光合作用过程中不产生02
C.能够进行有氧呼吸
D.利用H2S作为原料,其光合作用的产物不可能是糖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张家口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物质的跨膜运输对细胞生存和生长至关重要。如图为人体细胞的几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小分子物质都可以通过甲方式进人细胞
B. 葡萄糖进人肝脏细胞需要B的协助
C. 甲、乙方式只能顺浓度差进行运输
D. 肌肉细胞内随氧气浓度增加,丙方式的运输速率先加快后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若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B.可在DNA中找到15N,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英语听力考试中没有涉及大脑皮层言语区的W区和V区 | |
B. | 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 | |
C. | 神经中枢具有分析、综合,并以此调节机体各项活动的功能 | |
D. | 内环境稳态是细胞外液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