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图甲,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递质受体;另外激素A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上的激素的受体,使之合成激素A.
分析图乙,A中存在4对同源染色体,其中最下面一对染色体形态、大小不同,表示XY一对性染色体,因此A表示精原细胞,B表示次级精母细胞,C表示精细胞.
解答 解:(1)仅由吞噬细胞引起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来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2)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在体液免疫中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3)图乙的过程表示精子的形成过程,而雄性激素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雄性激素合成场所是睾丸.
(4)图乙中,精细胞是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而且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因此染色体组成是Ⅱ、Ⅲ、Ⅳ、X或者Ⅱ、Ⅲ、Ⅳ、Y.
故答案为:
(1)非特异性免疫 分裂和分化
(2)体液 促进B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3)睾丸
(4)Ⅱ、Ⅲ、Ⅳ、X或Ⅱ、Ⅲ、Ⅳ、Y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人体免疫以及减数分裂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识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能够根据图示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确定动物的性别,掌握减数分裂的过程等.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动植物的细胞膜上含有丰富的磷脂和胆固醇 | |
B. | 核酸和蛋白质可构成乳酸菌内的不同结构 | |
C. | ATP、DNA、质粒、受体的成分中都含糖 | |
D. | 酶、激素、神经递质均可以在细胞内外起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可用细纱替代CaCO3 | |
B. |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后可直接进行染色 | |
C. | 探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实验中,可用玉米幼苗的胚根替代胚芽鞘 | |
D. |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将酵母菌培养液直接滴入计数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葡萄糖,再通过呼吸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 |
B. | 萌发过程中在72~96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26.5mg | |
C. | 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率为22 mg•粒-1•d-1 | |
D. | 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小时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和湿重的变化趋势都下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Ach浓度(μmol•L-1) | C处感受刺激时间(ms) | D处感受刺激时间(ms) |
0.1 | 0.80 | 5.96 |
0.2 | 0.81 | 5.68 |
0.3 | 0.80 | 5.40 |
0.4 | 0.81 | 5.24 |
0.5 | 0.80 | 4.9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细胞信息传递过程,E、F表示物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细胞Ⅰ | 细胞Ⅱ | 物质E | 物质F | |
A | 垂体细胞 | 甲状腺细胞 | 促甲状腺激素 | 受体 |
B | 辅T细胞 | 致敏B细胞 | 白细胞介素-2 | 抗体 |
C | 胰岛β细胞 | 肝细胞 | 胰岛素 | 糖蛋白 |
D | 传出神经元 | 肌肉细胞 | 乙酰胆碱 | 离子通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甲细胞产生丙细胞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 |
B. | 甲乙丙细胞内都含有2个染色体组,3对同源染色体 | |
C. | 丙细胞分裂完成后,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型是aBD | |
D. | 该种动物的睾丸中,可同时发生甲→乙和甲→丙的分裂过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使用顺序 | 实验结果 |
先使用NAA,后使用KT | 有利于细胞分裂,但细胞不分化 |
先使用KT,后使用NAA | A |
NAA和KT同时使用 | 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