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如图表示其相互作用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若图甲的免疫细胞是吞噬细胞.在突触前膜所释放的神经递质的作用下,仅由该类细胞的作用所引起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来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2)若甲图示的免疫细胞为T细胞,其释放的免疫活性物质为将在体液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类物质的主要作用是促进B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3)若图乙的过程是图甲中激素B直接作用的效果,则激素B是由睾丸分泌的.
(4)图乙中,细胞C的染色体组成是Ⅱ、Ⅲ、Ⅳ、X或Ⅱ、Ⅲ、Ⅳ、Y.

分析 分析图甲,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递质受体;另外激素A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上的激素的受体,使之合成激素A.
分析图乙,A中存在4对同源染色体,其中最下面一对染色体形态、大小不同,表示XY一对性染色体,因此A表示精原细胞,B表示次级精母细胞,C表示精细胞.

解答 解:(1)仅由吞噬细胞引起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来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2)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在体液免疫中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3)图乙的过程表示精子的形成过程,而雄性激素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雄性激素合成场所是睾丸.
(4)图乙中,精细胞是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而且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因此染色体组成是Ⅱ、Ⅲ、Ⅳ、X或者Ⅱ、Ⅲ、Ⅳ、Y.
故答案为:
(1)非特异性免疫   分裂和分化
(2)体液   促进B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3)睾丸  
(4)Ⅱ、Ⅲ、Ⅳ、X或Ⅱ、Ⅲ、Ⅳ、Y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人体免疫以及减数分裂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识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能够根据图示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确定动物的性别,掌握减数分裂的过程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有关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植物的细胞膜上含有丰富的磷脂和胆固醇
B.核酸和蛋白质可构成乳酸菌内的不同结构
C.ATP、DNA、质粒、受体的成分中都含糖
D.酶、激素、神经递质均可以在细胞内外起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是果酒和果醋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方框中相应实验流程是醋酸发酵
(2)图2装置中排气口在果酒发酵时排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3)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在酸性条件下用化学试剂重铬酸钾来检验,该试剂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
(4)当缺少糖原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进而再变为醋酸.写出反应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可用细纱替代CaCO3
B.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后可直接进行染色
C.探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实验中,可用玉米幼苗的胚根替代胚芽鞘
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将酵母菌培养液直接滴入计数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将玉米种子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属于种子的储存营养的结构)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葡萄糖,再通过呼吸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B.萌发过程中在72~96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26.5mg
C.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率为22 mg•粒-1•d-1
D.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小时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和湿重的变化趋势都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乙酰胆碱(Ach)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为研究乙酰胆碱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实验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图中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乙酰胆碱,B处给予恒定刺激,C、D处分别为灵敏感应时间测量仪.另外,轴突末梢中已除去了突触小泡(但不影响后来的信号传导).
(1)在轴突末梢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排除轴突中原有Ach递质(乙酰胆碱)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下表为在不同浓度乙酰胆碱刺激下,C、D两处感受信号所用的时间.
Ach浓度(μmol•L-1C处感受刺激时间(ms)D处感受刺激时间(ms)
0.10.805.96
0.20.815.68
0.30.805.40
0.40.815.24
0.50.804.96
由表中C处测量结果可知,乙酰胆碱的浓度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 的传导无显著影响;从D处测量的数据可知,随着乙酰胆碱浓度的升高,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促进作用增强.
(3)经测量,D处与B、C处的距离分别为96mm、48mm.当乙酰胆碱的浓度为上表中的0.3μmol•L-1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为60mm•ms-1.兴奋在细胞体上的传导速度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大约相等,BC与CD段的长度相等,但兴奋在CD段的传递速度比BC段的传导速度小(大/小),这是因为兴奋在细胞体上(或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而CD段由于存在突触结构,使信号的传递经过一个转换过程而影响了传递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细胞信息传递过程,E、F表示物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细胞Ⅰ

细胞Ⅱ

物质E

物质F

A

垂体细胞

甲状腺细胞

促甲状腺激素

受体

B

辅T细胞

致敏B细胞

白细胞介素-2

抗体

C

胰岛β细胞

肝细胞

胰岛素

糖蛋白

D

传出神经元

肌肉细胞

乙酰胆碱

离子通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根据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甲细胞产生丙细胞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B.甲乙丙细胞内都含有2个染色体组,3对同源染色体
C.丙细胞分裂完成后,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型是aBD
D.该种动物的睾丸中,可同时发生甲→乙和甲→丙的分裂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激素的添加已成为一种常规的实验手段.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已研究过的植物激素有: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等.表为某高中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研究激素的使用顺序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使用顺序实验结果
先使用NAA,后使用KT有利于细胞分裂,但细胞不分化
先使用KT,后使用NAAA
NAA和KT同时使用B
(1)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该实验中,属于细胞分裂素的是KT.
(2)请将表格中空白处A和B补充完整:“A”为细胞既分裂又分化,“B”为分化频率提高.NAA和KT的用量比值适中时,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
(3)用于离体培养的植物器官或组织称为外植体.若该实验材料为菊花,则应对其进行消毒(选填“灭菌”或“消毒”).
(4)接种后,的锥形瓶最好放在无菌箱中培养.培养环境应注意调节合适的温度、光照时间.接种过程中,要注意在酒精灯火焰或酒精灯旁旁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