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图甲、乙、丙、丁为胚芽鞘的系列实验,下列有关对实验现象和分析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图甲中的胚芽鞘向光生长能够证明生长素的两重性
B.由于生长素不能横向运输,图乙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左右一样多
C.图丙中胚芽鞘Y不能向光弯曲生长
D.图丁胚芽鞘向右弯曲,主要是由于生长素促进细胞分裂的结果

分析 生长素的运输方向主要有: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的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横向运输是由于单侧光的刺激,导致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由向光一侧朝背光一侧运输.
根据题意可知,本实验中甲装置内胚芽鞘向光生长,实验乙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左多右少,主要是生长素横向运输的结果,实验丙中胚芽鞘不生长,实验丁胚芽鞘向右弯曲,是生长素在其下端分布不均匀的结果.

解答 解:A、图甲中的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向光生长,都体现促进作用,不能够证明生长素的两重性,A错误;
B、图乙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左多右少,主要是受到单侧光照生长素横向运输的结果,B错误;
C、实验丙中胚芽鞘不生长,原因是生长素只能由植物的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C正确;
D、图丁胚芽鞘向右弯曲,是生长素在其下端分布不均匀的结果,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只发生在尖端;同时考查考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根据免疫基本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请回答:
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的是曲线C;表示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的是曲线B,其特点是第二次免疫应答反应快而强(或反应快,产生的抗体多),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记忆B细胞的作用.若第8天不注射抗原X,则表示以后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变化的是曲线D.
(2)根据病毒入侵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规律,为提高人体对病毒的免疫能力,应采取的措施是向人体注射A
A.灭活抗原             B.抗体
C.抗生素             D.抗病毒药物
(3)B细胞和T细胞依靠细胞膜表面的受体(抗原识别受体)识别抗原.
(4)机体合成的数百万种抗体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是由于抗体分子结构中的氨基酸序列(Y型结构的两臂末端氨基酸种类和序列差异)不同.
(5)能将入侵的病毒分解,并使病毒的蛋白质分子出现在细胞膜上的是吞噬细胞;释放淋巴因子的是T细胞;能产生并分泌抗体的是浆细胞.
(6)机体免疫系统误将自身的某些细胞成分当作“异己”时,便会导致自身免疫疾病,这类疾病常见的如D.
A.乙肝 B.流感    C.艾滋病 D.系统性红斑狼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白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
B.衰老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减小
C.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
D.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产生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一表示神经控制胰岛分泌激素的部分信号通路,神经兴奋可促使胰岛产生激素,图二表示在进食后若干小时内胰岛分泌激素的变化情况.

(1)图一中1所代表神经元的结构是树突,2所代表的结构是突触.
(2)胰岛可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这些激素可调节血糖平衡,图二中a、b两曲线分别代表两种激素不同的变化趋势,则其中a表示胰岛素变化情况.
(3)图一结构2中传递神经信号的物质为神经递质.
(4)若给A处施加一个刺激,则A处Na+变化为Na内流,电位变化为由外外正内负→外负内正,此后,B、C、D各点能检测出同样的电位变化的是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马铃薯是我们生活中的家常菜之一,为研究光照强度对马铃薯幼苗代谢的影响,室温条件下通过调整白炽灯功率,观察30min后测定装置中液滴的移动状况,并将测定结果绘制成曲线如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在装置甲白炽灯的功率为A时,图甲中液滴移动距离表示的是装置中氧气 的变化量,此时,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包括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当装置甲白炽灯的功率为B时,马铃薯幼苗植株生理活动过程中相关代谢速率的特点是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若将图甲装置置于黑暗的环境中,30min后液滴刻度为4cm,那么当装置甲白炽灯的功率为B时,光合作用产生O2的速率=8cm/h(用液滴移动速率表示).
(3)若用一定的方法抽去装置甲内的空气,在黑暗条件下,不能(填“能”或“不能”)测出无氧呼吸的强度,原因是无论无氧呼吸强度如何,液滴都不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三种单细胞生物均具有细胞壁、没有核膜、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它们生活所需条件如表(“√”表示需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生物必需的生活条件
O2CO2C6H12O6NH3
 
A.甲能用叶绿体将CO2和H2O转化成有机物
B.乙可能是异养型生物
C.丙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能量来源是氨的氧化
D.甲、丙是需氧型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
A.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B.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氣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C.利用过氧化氢、鲜肝匀浆和二氧化猛溶液比较并研究酶的高效性
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3、7、11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溶酶体起源于乙高尔基体(细胞器名称).溶酶体含有多种酶.
(2)为了研究某分泌蛋白的合成,向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放射性依次出现在核糖体→[甲]内质网→[乙]→囊泡→细胞膜及分泌物中.若3H标记的氨基酸缩合产生了3H2O,那么水中的H可能来自于氨基酸的-COOH和-NH2 (填写基团).
(3)甲中物质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中一共穿过0层磷脂双分子层,能够大大增加细胞内膜面积的细胞器是内质网.
(4)主要是核膜的存在说明此细胞属于真核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供应及利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 中合成 ATP 的部位在基粒类囊体薄膜上
B.b 中的 ATP 用于还原三碳化合物
C.a、c 中合成 ATP 所需的能量来源相同
D.d 中能量的去向是用于耗能的生命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