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6.甲图是某一动物体内5个不同时期细胞的示意图;乙图表示某高等哺乳动物减数分裂过程简图,其中ABCDEFG表示细胞,①②③④表示过程;丙图表示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是人的皮肤生发层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类似于图甲中a、c(填字母)所示的分裂现象,在图甲中DNA数和染色体数之比为2:1的是b、c、e(填字母).
(2)图甲中d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3)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乙图A(填字母)细胞中,相同基因的分离发生在乙图B、C(填字母)细胞中.
(4)乙图中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的过程是②,其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移向两极.
(5)若卵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XBXb,若该卵原细胞分裂过程中仅一次分裂异常,产生D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Xb,则E细胞的基因组成为Xb
(6)在图丙中,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丙中的C′D′段.
(7)在图丙中,D′E′段所能代表的分裂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和减二后期,对应甲图中应为a、d细胞.

分析 分析甲图: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C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E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分析乙图:A为初级卵母细胞,B为次级卵母细胞,C为第一极体,D为卵细胞,E、F、G为第二极体.
分析丙图:B′C′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C′D′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D′E′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E′F′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

解答 解:(1)由于人的皮肤生发层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所以只有a、c所示的细胞与其类似;细胞a和细胞d中着丝点已分裂,每条染色体中含一个DNA分子,而细胞b、细胞c和细胞e中的染色体都含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中含2个DNA分子,所以DNA数和染色体数之比为2:1的细胞为b、c、e细胞.
(2)图甲中d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再加上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d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3)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乙图A细胞中;相同基因的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即乙图的B、C细胞中.
(4)在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减半.
(5)若卵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XBXb,若该卵原细胞分裂过程中仅一次分裂异常,产生D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Xb,说明异常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A的染色体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所以E细胞的基因组成为Xb
(6)丙图代表的含义是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C′D′代表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因此可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还可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全过程及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因此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均发生在C′D′段.
(7)图丙中,D′E′段表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该段对应着有丝分裂的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即甲图中的细胞a、d.
故答案为:
(1)a、c     b、c、e
(2)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3)A     B、C    
(4)②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移向两极
(5)Xb       
(6)C′D′
(7)有丝分裂后期和减二后期    a、d

点评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曲线图等,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正确分析题图,同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江西吉安第一中学高二上第二次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21四体的胚胎不能成活。现有一对夫妇均为21三体综合征患者,假设他们在产生配子时,第21号的三条染色体一条移向细胞的一极,两条移向另一极,则他们生出患病女孩的概率是( )

A.1/2 B.1/3

C.2/3 D.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关于该DNA分子叙述错误的是(  )
A.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
B.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80个
C.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
D.因碱基数量比例已确定,故碱基排列方式肯定少于4100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图1是某个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图2表示该动物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的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1中表示有丝分裂的是A,表示减数分裂的是B、C,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A、B(填图中字母);C细胞的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2)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比原来减少一半,其原因是细胞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3)在图2中,a~b段DNA含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完成了DNA的复制.c~d段DNA含量发生变化的时期是在减二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在图1的A、B、C三个细胞中,与b~c段相对应的是A、B(填图中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科研人员对某岛屿的社鼠种群数量和性比率(♀:♂)进行研究,结果如图.请回答问题:

(1)调查该岛屿的社鼠种群数量宜采用标志重捕法.岛屿环境相对封闭,排除了个体迁入和迁出对种群数量的影响.
(2)据图分析,该岛屿社鼠性比率在秋季较高,此时种群数量相对较低(少).社鼠种群的性比可通过影响出生率调节种群数量.夏季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请回答下列有关胚胎工程和基因工程方面的问题:
(1)目前,科学家通过细胞核移植实验,培育出多种哺乳动物新类型.在哺乳动物的核移植实验中,一般通过电脉冲(或电刺激)(物理方法)将受体细胞激活,使其进行细胞分裂并发育,当胚胎发育到桑椹胚或囊胚阶段时,将胚胎植入另一雌性(代孕)动物体内.若需长时间保存胚胎细胞,通常可在冷冻(或超低温、液氮)条件下保存,因为在这种条件下,细胞中酶的活性降低,细胞的代谢速率降低;而与一般的繁育良种动物方式相比较,胚胎移植的优势是可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
(2)在“试管牛”的培育过程中,要使精子和卵母细胞在体外成功结合,需要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另外,培养的卵母细胞需要发育至MⅡ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该时期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3)利用体细胞进行核移植技术的难度明显高于利用胚胎细胞进行核移植的原因是体细胞分化程度高,不容易恢复全能性.
(4)若要使获得的转基因牛分泌的乳汁中含有人干扰素,需构建目的基因表达载体.目前常用的措施是将该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牛的受精卵(填“受精卵”或“乳腺细胞”),导入方法是显微注射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中一个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和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中一个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进行比较,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染色单体数目比值为2:1B.常染色体数目比值为2:1
C.红绿色盲基因数目比值为1:1D.性染色体数目比值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是人体肝脏细胞及其所处组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可表示由许多C6H12O6连接的物质B.内环境组成在图中均有显示
C.胰岛素浓度升高可以抑制③②过程D.③④过程中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日本长崎、广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受原子弹爆炸影响,幸存居民经过29年的观察,发现粒细胞白血病发生率明显提高,距离爆炸中心越近,发生率也越高.其粒细胞白血病发生率高的主要因素是(  )
A.物理致癌因子B.化学致癌因子C.病毒致癌因子D.煤焦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