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石油降解酶去醛基后变为石化酶,这两种酶都能催化污泥中石油的分解.
(1)验证石化酶化学本质所用的试剂名称是双缩脲,酶催化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的特性高效性和专一性.
(2)下图为不同条件下,石油降解酶对某湖泊污泥中石油分解能力的测定结果.
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污泥含水量和pH值,若要比较石油分解酶及石化酶催化能力的大小可观测的指标是2天内1Kg污泥中剩余石油含量.
(3)通过预实验得知两种酶的适宜温度在20~30℃之间,为进一步探究两种酶的最适温度及催化能力,以2℃为温度梯度设计了实验记录表格.
探究石油降解酶及石化酶的最适温度和催化能力实验记录表.
温度(/℃)
2天后石油含量(g/kg污泥)
202224262830
石油降解酶
石化酶

分析 1、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检测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
2、分析曲线图: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污泥含水量和pH值,观测指标是2天内1Kg污泥中剩余石油含量.
3、分析表格: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两种酶的最适温度及催化能力,观测指标是2天后石油含量(g/kg污泥).

解答 解:(1)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检测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酶催化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的特点.
(2)分析曲线图: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污泥含水量和pH值,观测指标是2天内1Kg污泥中剩余石油含量.
(3)见答案.
故答案为:(1)双缩脲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高效性和专一性
(2)污泥含水量和pH值     (相同样品中)2天内1Kg污泥中剩余石油含量
(3)

温度(/℃)
2天后石油含量(g/kg污泥)
202224262830
石油降解酶
石化酶

点评 本题考查酶活性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并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具备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牡丹江一中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

①小腿抽搐 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③尿毒症 ④组织水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中甲~丁表示大分子物质或结构,①、②代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请据图回答问题:
(1)①过程的实质是将中的碱基序列翻译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①过程中与②过程碱基配对方式的区别是①过程中T与A配对,②过程中U与A配对.
(2)若乙中含1 000个碱基,其中C占8%、G占24%,则甲中胸腺嘧啶的比例是34%,此DNA片段经三次复制,需消耗2240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3)少量的mRNA能在短时间内指导合成大量蛋白质的原因是一个mRNA可以与多个核糖体相继结合,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
②过程涉及的RNA的具体种类有mRNA、tRNA、rRNA.
(4)在细胞分裂间期发生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是,在分裂期此图所示过程很难进行,原因是DNA处于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中,无法解旋.
(5)下列生物或结构中,与结构丁化学组成相近的是(多选)BD
A.T2噬菌体  B.烟草花叶病毒    C.线粒体   D.HI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探究胚芽鞘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⑤进行对照
B.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应设置①③进行对照
C.①⑥受到均匀光照直立生长
D.图中向光弯曲生长的是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硝化细菌具有的结构是(  )
A.细胞核B.线粒体C.叶绿体D.细胞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图甲表示大肠杆菌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过程,图乙为图甲中④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

(1)在图甲中,转录时DNA的双链解开,该变化还可发生在DNA过程中.mRNA是以图中的②为模板,在R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下,以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依次连接形成的.能特异性识别m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tRNA(转运RNA),它所携带的小分子有机物用于合成图中[③]多肽(肽链).
(2)图乙中,如果C中尿嘧啶和腺嘌呤之和占42%,则可得出与C合成有关的DNA分子中胞嘧啶占29%.
(3)图乙中一个正被运载的氨基酸是丙氨酸,其前接的一个氨基酸是色氨酸,其后将要连接上去的一个氨基酸是赖氨酸.相关密码子见下表:
氨基酸丙氨酸谷氨酸赖氨酸色氨酸
密码子GCA、GCG、GCC、GCUGAA、GAGAAA、AAGUG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
B.该群落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C.在人为干扰下,可能发生⑤→①的动态变化,但不属于群落演替
D.在⑤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是从蛙体内剥离出的某反射弧结构的模式图,其中甲表示神经中枢,乙、丙未知.神经元A、B上的1、2、3、4为4个实验位点.现欲探究神经元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结合所给器材完成以下内容.

材料 从蛙体内剥离出的某反射弧(反射弧结构未被破坏).
供选择仪器:剪刀,电刺激仪,微电流计.
(1)如果该反射弧的效应器为运动神经末梢及其连接的肌肉.探究神经元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的方法步骤(只在神经元A上完成):
①先用剪刀在神经元A的1、2之间将其剪断;
②再用电刺激仪刺激神经元A上的实验位点1,若无肌肉收缩现象,则神经元A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2)如果在实验过程中要保证神经元A和神经元B的完整性,探究神经元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的方法步骤(每个实验位点只能用一次):
①将微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搭在实验位点2和实验位点3的神经纤维膜外;②用电刺激仪刺激实验位点1,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1次,则神经元A为传出神经;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2次,则神经元A为传入神经.该实验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的特点为单向传递,具有这种特点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B.有些氨基酸不能在人体细胞中合成
C.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D.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