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
C.单倍体生物指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D.只能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来诱导多倍体的产生

分析 1.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2.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包括几乎全部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如人、果蝇、玉米等.
3、单倍体由配子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如果某个体由本物种的配子不经受精直接发育而成,则不管它有多少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

解答 解:A、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都是非同源染色体,没有同源染色体,A正确;
B、由受精卵发育的个体,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才叫二倍体,B错误;
C、单倍体往往是由配子不经受精作用直接发育成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组数不一定是一个,C错误;
D、人工诱导多倍体是指用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抑制纺锤体形成,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易错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表示正常人肝组织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的液体成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肝细胞中含有胰岛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
B.液体①中含有胰岛素和呼吸酶
C.抗体只能在液体①中出现
D.图中①②③④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真核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膜:脂肪、蛋白质、糖类B.染色体:DNA、蛋白质
C.核糖体:核糖核酸、蛋白质D.中心体: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I、Ⅱ表示突触组成部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e为感受器,a为效应器,突触只位于c处
B.兴奋时b处膜外侧的电位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C.Ⅱ处表示突触前膜,可发生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D.图中包括三个神经元,I与Ⅱ之间为组织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等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②神经调节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
③水盐平衡的调节是通过体液调节完成的
④人体从炎热环境到达寒冷环境后,身体散热量减少,产热量增加
⑤抗体、抗生素和溶菌酶等人体免疫系统分泌的物质在免疫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
⑥体液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起到摄取、处理、呈递抗原和消化抗原抗体复合物的作用.
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DNA分子模型搭建实验中,如果用一种长度的塑料片代表A和G,用另一长度的塑料片代表C和T,那么由此搭建而成的DNA双螺旋的整条模型( )

A.粗细相同,因为嘌呤环必定与嘧啶环互补

B.粗细相同,因为嘌呤环与嘧啶环的空间尺寸相似

C.粗细不同,因为嘌呤环不一定与嘧啶环互补

D.粗细不同,因为嘌呤环与嘧啶环的空间尺寸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牛催乳素基因用32P标记后导入小鼠乳腺细胞,选取仅有一条染色体上整合有该标记的牛催乳素基因的某个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小鼠乳腺细胞中的核酸含有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

B.该基因转录时,遗传信息通过模板链传递给mRNA

C.连续分裂n次后,子细胞中32P标记的细胞占1/2n+1

D.该基因翻译时所需tRNA与氨基酸种类数不一定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萝卜的根形是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现用两个纯合的圆形块根萝卜作亲本进行杂交。F1全为扁形块根。F1自交后代F2中扁形块根、圆形块根、长形块根的比例为9:6:1,则F2扁形块根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

A.9/16 B.1/2 C.8/9 D.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二倍体植物具有高茎和矮茎之分,某实验小组想以这种植物为实验材料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父本母本子一代
第1组一株矮茎一株矮茎高茎、矮茎(数量未统计)
第2组一株高茎一株高茎305高茎、98矮茎
(1)实验小组对该性状的遗传提出两种假说.
假说一:植物的株高由三个等位基因(A、a1和a2)控制,当a1和a2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矮茎,其他情况均为高茎,A相对于a1和a2为显性.如果该假说成立,第1组中子代性状分离比高茎:矮茎为1:1;则第2组中双亲的基因型为Aa1和Aa2
(2)假说二:植物的株高由三个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决定高茎,A+和a都决定矮茎,三个基因的显隐关系为A+相对于A、a为显性,A相对于a为显性,则第2组的双亲基因型分别是Aa 和Aa.
(3)为进一步探究两种假说的合理性,第2组同学将F1中的矮茎植株自交得F2,并统计F2中株高和数量.
若F2中高茎与矮茎之比为1:1,则支持假说一.
若F2中全为矮茎,则支持假说二.
(4)该植物高茎与矮茎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定律.
(5)以上同学们探索牵牛花色遗传方式的思路在科学研究中被称为假说演绎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