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科学家把生长状态一致的茶树幼茎和幼根平均分为6组,用不同浓度的外源生长素处理,30天后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茶树幼根中的________经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生长素在幼根中由根尖向基部的单方向运输称为__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条)。
(3)根据实验结果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促进幼茎生长的最适外源生长素浓度是10-4 mol/L,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生产实践中,采茶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随着采摘次数的增加,新梢的数量大大增加,从植物激素调节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色氨酸 极性运输 外源生长素促进幼茎生长;外源生长素对幼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不同器官对相同浓度的外源生长素敏感程度不同 不能 浓度梯度过大,最适外源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或小于10-4 mol/L 采摘掉顶芽,解除了顶端优势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与外源生长素浓度为0(空白对照组)相比,幼茎在10-10、10-8、10-6、10-4、10-2五个浓度下,均表现为促进生长;幼根在10-10时表现为促进,10-8时既不促进也不抑制,在10-6、10-4、10-2时表现为抑制。
(1)生长素合成的前体物质为色氨酸,故茶树幼根中的色氨酸经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生长素在幼根中由根尖(形态学上端)向基部(形态学下端)的单方向运输称为极性运输;
(2)由以上分析可知,在五个实验浓度下,外源生长素均能促进幼茎生长;但对幼根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故外源生长素对幼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在10-4 mol/L时,外源生长素对幼茎表现为促进,对幼根表现为抑制,故还可得出不同器官对相同浓度的外源生长素敏感程度不同的结论;
(3)虽然在表中所列五个浓度下,10-4 mol/L时幼茎的生长量最大,但因表中所列五个浓度浓度梯度过大,故最适外源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或小于10-4 mol/L,为得出最适浓度,应缩小浓度梯度进一步实验;
(4)采茶过程相当于摘除顶芽的过程,摘除顶芽后,侧芽部位生长素来源被暂时阻断,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降低,顶端优势解除,侧芽发育,故新梢数量增加。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人员发现,当以弱刺激施加于海兔的喷水管皮肤时,海兔的鳃很快缩入外套腔内,这是海兔的缩鳃反射.若每隔1分钟重复此种弱刺激,海兔的缩鳃反射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这种现象称为习惯化.图1表示海兔缩鳃反射习惯化的神经环路示意图,图2表示习惯化前后轴突末梢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__.缩鳃反射发生时,受刺激部位神经元膜内电位变化是__.
(2)若在图1中b处给予有效刺激,还可在图中__点检测到电位变化,原因是__.
(3)由图2可知,习惯化产生的原因是:轴突末梢处__内流减少,导致__释放量减少,突触后膜所在的运动神经元兴奋性__.
(4)如果需要去除习惯化,采取的措施是:给予海兔头部一个强刺激,最终使得感觉神经末梢释放的物质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图1为ATP的结构,图2为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图1由3个磷酸基团和1个腺嘌呤组成,其中b、c为高能磷酸键
B. 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
C. 在无氧与有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可发生图2向左的反应
D. 酶1和酶2的作用结果不同,但机理都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在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条件下,用金鱼藻做了关于光合作用的实验(实验过程中呼吸速率不变),图1和图2表示实验结果,图2表示 NaHCO3浓度为20mg/L时测定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
(2)NaHCO3为15mg/L时,净光合速率相对值较低的原因是_____,但 NaHCO3浓度过高(如30mg/L)净光合速率相对值更低,原因最可能是_____。
(3)图2中b点的含义是_____,若绘制 NaHCO3浓度为25mg/L时的净光合速率和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则b、c两点分别向_____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变异雄果蝇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如果不再发生染色体丢失,则对其精原细胞分裂所作的推断,正确的是
A. 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25%的细胞染色体数是正常的
B. 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100%的细胞染色体数是正常的
C. 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50%的细胞染色体数是正常的
D. 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50%的细胞染色体数是正常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一表示小麦体内的部分生理过程,图二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小麦在不同温度下的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变化,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能够在小麦叶肉细胞的生物膜上进行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填序号)。
(2)由图二可知,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的酶都受到温度的影响,其中与__________有关的酶的最适温度更高。
(3)由图二可知,在40 ℃时,小麦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4)若温度保持在25 ℃,长时间每天交替进行12 h光照、12 h黑暗,该植株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人从-15℃(产热量m1,散热量n1)到35℃(产热量m2,散热量n2)环境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15℃和35℃的环境中,人体通过调节分别使m1>n1、m2<n2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B.人体在-15℃的环境中存在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而在35℃的坏境中机体不存在反馈调节
C.维持体温恒定时,在-15℃的环境中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在35℃的环境中只有神经调节
D.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但冷觉和温觉的形成部位在大脑皮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A、B、C表示环境条件差异较大、存在地理障碍的三个地区,A地区某种群部分个体迁移至B、C地区(t1、t2表示不同的时期),经长期进化逐渐d形成两个新物种乙、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留居在A地区的甲种群基因库将保持稳定不变
B. 自然界中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地理障 碍这一条件
C. t1时B、C两地区的种群遗传上的差异不 可能是遗传漂变造成的
D. 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乙、丙是能适应各自环境的新物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B. 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C. 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