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蛋白质的空间构型遭到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高温、强碱、强酸、重金属等会使蛋白质变性.现提供: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无水乙醇、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酒精灯等材料用具.请你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
(1)实验步骤:①取两支试管,编号A、B,向A、B两试管中各加1mL
 
,然后向A试管加
 
,向B试管加5滴无水乙醇,混匀后向A、B两试管再加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②将两支试管摇匀后,同时放入适宜温度的温水中维持5min;
③取少量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配制成斐林试剂;
④从温水中取出A、B试管,各加入1mL斐林试剂摇匀,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A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
 
(填“不”或“也”)出现,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变性;
②A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
 
,说明
 
考点:蛋白质变性的主要因素,检测还原糖的实验
专题:
分析:本题是通过实验探究蛋白质变性的原因,先分析题干明确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从实验目的分析自变量是乙醇的有无,实验的原理是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成可溶性糖,可溶性糖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因此实验的因变量是否出现砖红色沉淀,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原则与单一变量的原则,因为本实验是探究实验,乙醇能可能使蛋白质变性,也可能乙醇不能使蛋白质变性,因此预期实验结果应有2种情况.
解答: 解:(1)分析题干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由实验目的和实验材料推出实验原理是: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成可溶性糖,可溶性糖可以与菲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若乙醇能使蛋白质变性,唾液淀粉酶活性丧失,不出现砖红色沉淀,若乙醇不能使蛋白质变性,唾液淀粉酶具有活性,出现砖红色沉淀;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乙醇的有无,因变量是否出现砖红色沉淀,其他变量属于无关变量,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原则与单一变量的原则.
故实验步骤是:
①实验的试剂的量是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因此,取两支试管,编号A、B,向A、B两试管中各加入1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然后向A试管加5滴蒸馏水,向B试管加5滴无水乙醇,混匀后向A、B两试管再加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②温度和水浴加热的时间是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且适宜,将两支试管摇匀后,同时放入适宜温度的温水中维持5min;
③配制菲林试剂溶液,取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等量混合,配制成斐林试剂;
④从温水中取出A、B试管,各加入1mL斐林试剂摇匀,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本实验是探究实验,乙醇能可能使蛋白质变性,也可能乙醇不能使蛋白质变性,因此预期实验结果应有2种情况.
①A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不出现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②A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也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故答案为:
(1)新鲜淀粉酶溶液   5滴蒸馏水  
(2)①不  
②B试管也出现    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点评:本题是探究乙醇是否使蛋白质变性,对实验目的、原理和实验变量的分析是解题的突破口,对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对照原则与单一变量原则的运用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图甲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简图,Ⅰ、Ⅱ、Ⅲ代表该生态系统中的三个营养级,括号中数值表示一年内的能量转化值(单位:×106kJ/m2).图乙表示另一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A~F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湖泊中的浮游藻类、水草、鱼、细菌等生物共同构成
 
.从种群的数量特征分析,水华现象是浮游藻类
 
的结果.螃蟹进入该生态系统后使鲈鱼的活动范围上移,此现象表明生态系统成分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
 
结构发生改变.
(2)若要正确表示图甲所示的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图甲中应该补充的能量流动情况是
 
(用图甲中相应的符号和箭头表示).
(3)若图甲所示的湖泊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每年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60.3×106kJ/m2,则每年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值是
 
×106kJ/m2.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保留整数)%.
(4)在图乙中,请用字母和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捕食食物链:
 

(5)经研究发现,该湖泊中有一种植物为名贵药材,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
 
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植物细胞的部分结构及其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乙都通过类囊体叠加的方式增加膜面积
B、甲中不含有而乙中含有将ADP转变成ATP的酶
C、在甲中随水的分解产生[H],在乙中随水的产生消耗[H]
D、C6H12O6可以在乙中直接彻底氧化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恩格斯曾经把“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进化论”并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其中细胞学说创立的重要意义在于(  )
①将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结构统一起来  ②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③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奠定了唯物主义基础  ④证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存在着统一性和差异性.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呈溶解状态的大分子物质的出胞方式是(  )
A、主动运输B、胞吐
C、自由扩散D、协助扩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的是硅藻和一些非生物因素随季节的变化,数据来自北温带海洋的上层,以下哪项对图的解释是正确的(  )
A、提高光照强度破坏了硅藻
B、硅藻数量增加会降低硝酸盐的含量
C、提高光照强度增加了分解者的活力,其结果使养分降低
D、硅藻数量下降导致养分的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回答:

(1)甲图中,供应块是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接受块是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实验结果,胚芽鞘C发生的现象是
 
.这一现象说明生长素能由胚芽鞘的
 
运输到
 
,并能促进胚芽鞘
 

(2)乙图中胚芽鞘D能不能发生C的现象,
 
,这说明生长素不能由胚芽鞘的
 
运输到
 

(3)上述实验说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没有反馈调节.
 
(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导致植物夏季中午光合作用“午休”的直接原因是(  )
A、温度过高,蒸腾过强,缺乏光反应原料水
B、温度过高,酶活性降低
C、气孔关闭,缺乏CO2
D、呼吸作用过强,无有机物积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