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突变、基因重组和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
B、新物种的形成大多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
C、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一定发生了生物进化,但不一定产生了新物种 |
D、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①可以表示对抗体的加工 |
B、②过程发生在植物细胞膜上 |
C、③发生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
D、④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图甲完成后,④需通过两层生物膜才能与核糖体结合 |
B、图甲①为启动上述过程必需的有机物,其名称DNA聚合酶,①移动的方向从右向左 |
C、图乙中表示3条多肽链正在合成,其氨基酸顺序可能不同 |
D、图乙过程表明细胞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达尔文通过向光性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分布不均是植物弯曲生长的原因 |
B、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主要运用了数学模型建构的方法 |
C、摩尔根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D、林德曼通过对赛达伯格湖的研究发现了能量流动具有单向、逐级递减的特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SNARE可能是位于生物膜上的识别蛋白 |
B、龙胆紫染液能将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
C、上述分子机制说明准确的信息传递保证了细胞代谢的有序性 |
D、细胞中能形成囊泡的细胞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图甲中①处侧芽的生长素浓度比②处侧芽的生长素浓度高,生长速度慢 |
B、若图乙中C点与D点生长素浓度相同,说明根对生长素浓度更敏感 |
C、图丙中胚芽鞘弯曲的原因与图乙中A、C处弯曲的原因是不同的 |
D、图乙中生长素极性运输方向是从A到C,图丙中生长素极性运输方向是由上到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图中④包含了次级消者粪便中的能量 |
B、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⑤一定小于① |
C、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③/②)×100% |
D、在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能量输入的方式和形式是完全相同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在电镜下能看到细胞膜清晰的亮-暗-亮三层结构 |
B、生物膜是静态的观点不能解释细胞的生长现象 |
C、人鼠细胞的融合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
D、实验表明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