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是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组成物质。
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被大家公认的细胞膜的结构模型被称为________。若②为载体蛋白,需要其参与的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为________。
(2)巨噬细胞能够吞噬衰老的细胞以及侵入人体的病菌,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识别功能,与识别功能有关的是________(填图中数字)。
(3)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把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经________作用吸水,一段时间后破裂,除去细胞内的其他物质,即可制得。
(4)③是细胞膜中最基本的部分,为什么磷脂分子的头部面向细胞膜内外的两侧?________
【答案】流动镶嵌模型 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 ① 渗透 磷脂分子头部有亲水性,尾部有疏水性,而细胞内外都含有水
【解析】
由图分析,①是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②是蛋白质,③磷脂双分子层;
(1)被大家公认的细胞膜的结构模型是流动镶嵌模型,载体蛋白参与的运输方式有主动运输和易化扩散。
(2)细胞膜的识别功能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①有关。
(3)水分子可以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所以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经渗透作用吸水。
(4)磷脂分子头部有亲水性,尾部有疏水性,细胞内部是细胞质基质,含有水;细胞外部是内环境,也含有水,所以细胞内外都含有水,所以磷脂分子的头部面向细胞膜内外的两侧。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表示细胞核的结构。下列有关细胞核的结构叙述错误的是( )
A. ③能够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 ④主要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C. ⑤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会出现周期性消失和重现
D. ⑥在控制物质进出时具选择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将酵母菌置于葡萄糖溶液中制成酵母菌悬液并分别转入两个锥形瓶中,其中一个锥形瓶接入溶解氧传感器,另一个接入二氧化碳传感器。容器密闭后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如图甲所示。测得培养液中的溶解氧与锥形瓶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变化如图乙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后,容器保持密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1~t2时段,培养液中溶解氧的相对含量下降的速率逐渐减慢,说明酵母菌__________________。t2时刻后,溶解氧的相对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与t1时刻相比,t3时刻酵母菌消耗1mol葡萄糖释放的能量_________(填“多”“少”或“相当”)
(3)抽取t2时刻后的培养液与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反应后,溶液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请据题分析作答:
(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Ⅰ(a~d)所示:
① 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_________________;无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_________________。
② 装置中c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兴趣小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① 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实验过程中环境因素的影响忽略不计),对照实验装置(假设该装置编号为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填写下表:
序号 | 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 | 结论 | |
装置Ⅱ | 装置Ⅲ | ||
1 | ①____________ | ② 不移动 | 只进行有氧呼吸 |
2 | ③ 不移动 | ④____________ | 只进行无氧呼吸 |
3 | ⑤ 向左移 | ⑥____________ |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
③ 若酵母菌消耗的O2为3mol,而释放的CO2为9mol,则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________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五位同学在剪取根尖分生组织细胞后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请回答问题:
学生 | 操作步骤 | ||||
解离 | 漂洗 | 染色 | 制片 | 观察 | |
甲 | - | + | + | + | + |
乙 | + | - | + | + | + |
丙 | + | + | - | + | + |
丁 | + | + | + | + | + |
戊 | + | + | + | + | + |
(说明:“+”表示实施该步操作,“-”表示缺少该步操作。)
(1)甲、乙、丙三位同学可观察到的结果依次为____________。
A.染色体未着上色,无法看清
B.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
C.染色体着上颜色,清晰可见
D.染色体着色很浅,模糊不清
(2)丁同学在进行上述操作后直接在高倍镜下观察,长时间未找到生区分裂期细胞,正确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戊同学在视野中找到的细胞中,处于间期的细胞最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名同学经教师指点后,均清楚地观察到了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并画出如下模式图(左图)。
①假设上面图1处于一个分裂期中,其顺序次是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②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左图_________所示时期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上面E图(右图)中曲线b—c段相对应的左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与上述细胞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是低等植物细胞,还应再加上一种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抗生素可由微生物产生,具有抑菌作用,能在琼脂培养基中扩散。在筛选产生抗生素的菌种时,先在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划线接种从土壤中获得的甲菌,在27℃下培养3天,形成菌落,然后如图a所示接种乙、丙、丁三种致病菌,继续在同样条件下培养3天,结果如图b。分析结果,可推测出
A.乙菌产生了抗生素
B.两菌的生长被乙菌产生的抗生素抑制
C.乙菌的生长被甲菌产生的抗生素抑制
D.丁菌产生的抗生素抑制了丙菌的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调查发现两个家系关于甲(A、a)和乙(B、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如下,携带a 基因的个体同时患有血脂含量明显升高的并发症,含a致病基因的精子成活率为1/2。Ⅰ-3无乙病致病基因,人群中男女比例为1:1,且乙病男性的患病率为1/200,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II7和II8结婚,生下III5患乙病的概率为1/202
B. 如果只考虑甲病的遗传,III3和I2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63/161
C. III3的性染色体来自I2和I4的概率不同
D. I1和I2后代的表现型理论分析有6种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动物某组织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示意图,与图中信息不相符的是
A.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
B.Na+既可顺浓度梯度运输也可逆浓度梯度运输
C.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的直接驱动力不是ATP
D.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的方式与细胞吸收甘油的方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细胞分裂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甲进行的是无丝分裂,无染色体的复制
B. 乙③部位的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C. 丙细胞没有染色体,只能进行无丝分裂
D. 观察精巢细胞,只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的图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