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水稻花为两性花,风媒传粉,花小,杂交育种工作量巨大.水稻的紫叶鞘对绿叶鞘完全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设为A和a).现有紫叶鞘(甲)和绿叶鞘(乙)两个纯系水稻品种,将甲、乙两种种子间行种植.
(1)若要获得甲为父本乙为母本的杂交种子,需对母本植株进行
 
(操作)并套袋隔离,待父本植株花粉成熟后人工授粉并进行
 
(操作).种子成熟后收获
 
(填“甲”或“乙”)植株上结的种子即为杂交种子,其基因型为
 
,播种这些种子所得的幼苗表现型为
 
,若某次实验的这些幼苗出现了性状分离,原因可能是
 

(2)若间行种植后自然生长,待种子成熟后,收获乙品种植株上的种子播种,长出的幼苗将会出现紫叶鞘和绿叶鞘两种表现型.其中
 
幼苗是乙的自交后代,请用遗传图解解释你的判断.
 

(3)由于甲、乙两品系各有一些不同的优良性状,研究者欲以此为基础培育优良杂种.请你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实现甲、乙间的杂交,获得杂种植株.你的方案是: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专题:
分析:1、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
2、紫叶鞘(甲:AA)和绿叶鞘(乙:aa)两个纯系水稻品种,将甲、乙两种水稻间行种植,既可以发生自交,也可以发生杂交.
解答: 解:(1)若要获得甲为父本乙为母本的杂交种子,需对母本植株进行去雄并套袋隔离,待父本植株花粉成熟后人工授粉并进行套袋隔离.甲(AA)为父本乙(aa)为母本,因此种子成熟后收获乙植株上结的种子即为杂交种子,其基因型为Aa,播种这些种子所得的幼苗表现型为紫叶鞘,若某次实验的这些幼苗出现了性状分离,原因可能是由于操作失误(如没有全部套袋隔离、母本去雄不彻底等)造成母本发生了部分自交.
(2)水稻花为两性花,风媒传粉,若间行种植后自然生长,则可发生自交,也可发生杂交,因此待种子成熟后,收获乙品种植株上的种子播种,长出的幼苗将会出现紫叶鞘和绿叶鞘两种表现型,其中绿叶鞘性状幼苗是乙的自交后代,遗传图解如下:

(3)要实现甲、乙间的杂交,获得杂种植株,可将甲乙间行种植,令其自然传粉,收获乙植株上的种子,种植,在苗期根据叶鞘色选苗,保留紫叶鞘幼苗即为杂种植株.
故答案为:
(1)去雄     套袋隔离     乙    Aa    紫叶鞘      由于操作失误(如没有全部套袋隔离、母本去雄不彻底等)造成母本发生了部分自交
(2)绿叶鞘 遗传图解如下

(3)将甲乙间行种植,令其自然传粉,收获乙植株上的种子,种植,在苗期根据叶鞘颜色选苗,保留紫叶鞘幼苗即为杂种植株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人工异花传粉的具体过程,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甲和乙的基因型及杂交过程推断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并能设计简单的方法获取优良的杂种植株.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研究人员对取自4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生活细胞(甲、乙、丙、丁)进行分析、观察等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核仁叶绿素叶绿体线粒体中心体核糖体纤维素酶处理的结果
××××无变化
×××无变化
×××外层结构破坏
外层结构破坏
据表推测,甲、乙、丙、丁4种细胞中最可能取自高等植物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生物体或细胞,能独立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的是(  )
A、流感病毒B、大肠杆菌
C、噬菌体D、人的成熟红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种类不同.下表中正确的是(  )
选项ABCD
细胞种类烟草叶肉细胞豌豆根毛细胞烟草花叶病毒人口腔上皮细胞
核苷酸种类8种5种8种4种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生物体内的脂肪的生理功能包括(  )
①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②作为储能物质           
③缓冲和减压、保护内脏器官              ④具有生物学活性,对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⑤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磷和钙的吸收         ⑥绝热体,保温作用.
A、①④⑤⑥B、②③⑥
C、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呼吸商(RQ)指单位时间内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释放的CO2量与吸收的O2量的比值(RQ=释放的CO2体积/消耗的O2体积).下图1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图2表示测定消毒后的萌发的小麦种子呼吸商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

(1)图1中,催化过程①②的酶存在于细胞的
 
中,物质E表示
 

(2)假设小麦种子只以糖类为呼吸底物,在25℃下经10min观察墨滴的移动情况,如发现甲装置中墨滴不动,乙装置中墨滴左移,则10min内小麦种子发生了图1中的
 
(填序号)过程;如发现甲装置中墨滴右移,乙装置中墨滴不动,则10min内小麦种子发生了图1中的
 
(填序号)过程.
(3)在25℃下10min内,如果甲装置中墨滴左移20mm,乙装置中墨滴左移200mm,则萌发小麦种子的呼吸商是
 

(4)为校正装置甲中因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还应设置一个对照装置.对照装置的大试管和小烧杯中应分别放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夏季晴朗的一天中,某绿色植物体内C3和C5两种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曲线图,有人据图做出了如下分析和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m表示C5,因为夜间叶绿体不能产生ATP和[H],C5因缺少ATP不能与CO2结合而积累
B、在5~9时,光合作用的最大限制因子是温度,11~15时最大的限制因子是光照和CO2
C、16~20时两种物质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环境因素的改变引起植物气孔开放和ATP、[H]生成减少
D、环境因素的变化引起植物呼吸作用增强产生较多的CO2是16~20时两种物质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概念分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的主要标志首先是细胞内开始合成新的特异性的蛋白质
B、细胞分化进程是细胞原有的高度可塑性潜能逐渐增加的过程
C、细胞分化的分子基础是细胞固有基因的正常的严格有序的表达过程
D、细胞分化是细胞由非专一性的状态向形态和功能的专一性状态转变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请根据如图所示“种群增长”的坐标曲线,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马缨丹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有毒植物,为达到观赏目的人们把它引种到夏威夷,一段时间后,马缨丹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图中曲线
 
符合马缨丹疯狂蔓延的趋势.
(2)根据生态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曲线
 
,若出现
 
段则表明人口出现了负增长.
(3)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的特点,人们在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把握在
 
点后进行,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