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科学家发现植物顶端优势受生长素和另一种植物激素 M 的共同调节,现有野生型植株甲、不能合成植物激素 M 的突变型植株乙和按图 1进行嫁接形成的嫁接型植株丙(野生型甲做根、突变型乙做茎),为探究植物激素 M 的作用及合成部位(是茎还是根),某兴趣小组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测定甲、乙、丙三植株侧芽的长度,实验结果如图 2 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激素由一定细胞产生并运到特定细胞发挥作用,这里的“一定细胞”和“特定细胞”的形成是由于遗传信息_______________ 。植株甲能产生的植物激素是______。(填“生长素”、“植物激素 M”或“生长素和植物激素 M”)
(2)图2中,植株甲、乙进行对照,自变量是______,由甲、乙对照结果可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图 2 显示植株甲、丙都表现出明显的顶端优势现象,由此可得出________________ 。为使这一结论更具说服力,还需增设的另一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不同细胞的执行情况不同 生长素和植物激素M 有无植物激素M 植物激素M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植物激素M是根产生的 用突变型做根、野生型做茎进行嫁接实验形成植株丁,对比观察丁植株侧芽的长度 丁植株侧芽的长度同乙
【解析】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其实质是遗传信息在不同细胞的执行情况不同,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实验设计需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
(1)“一定细胞”和“特定细胞”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实质是遗传信息在不同细胞的执行情况不同,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由题目知,植物顶端优势受生长素和植物激素M的共同调节,植株甲侧芽长度短,表现出顶端优势,所以植株甲能产生的激素是生长素和植物激素M。
(2)图2中,植株甲、乙进行对照,植株甲能合成植物激素M,而植株乙不能合成植物激素M,其他条件相同,所以自变量是有无植物激素M;图中甲、乙对照结果显示,不能合成植物激素M的植株乙侧芽生长较长,可得出植物激素M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3)嫁接型植株丙是用野生型甲做根、突变型乙做茎,实验结果是侧芽短,出现了顶端优势,说明能产生植物激素M,可得出植物激素M是根产生的;为使这一结论更具说服力,还需增设的另一组实验是用突变型做根、野生型做茎进行嫁接实验形成植株丁,对比观察丁植株侧芽的长度。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引起屈肘反射,其反射弧如图所示(b、c表示突触,M、N是指反射弧中的两位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刺激M点将使a处的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
B.兴奋在结构b和位点N所在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相同
C.刺激M点能够引起手臂上的屈肌收缩这属于反射
D.在b、c等突触部位有“化学—电—化学”信号的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A、B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概念模型,其中W表示信号分子。下列与之相符的叙述是( )
A.若A为卵巢,B为下丘脑,则W是促性腺激素
B.若A为T细胞,B为B细胞,则W是淋巴因子
C.若A为胰岛B细胞,B为肝细胞,则W是胰高血糖素
D.若A、B为两个相邻的神经元,则W是糖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外源生长素对杨树抗旱性的影响,研究人员选取了盆栽欧美杨幼苗,控制土壤含水量,喷洒100mg/L的生长素(IAA)溶液,15天内定时检测其光合速率,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激素是一类由植物体内产生,作为信息分子对植物的______________等生命活动起________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2)由图可知,土壤含水量50%条件下,外施IAA对幼苗光合速率的影响与无激素组相比___________;土壤含水量20%条件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无激素组与外施 IAA组的光合速率差距______,说明外施IAA对欧美杨光合速率下降有______作用。
(3)研究人员进一步测得干旱条件下,施加IAA会使欧美杨叶片气孔密度下降10%左右,说明外源IAA___________ (促进/抑制)了气孔的发育。气孔密度下降能减少____________,进而提高欧美杨的抗旱性。
(4)请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1个可进一步研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在对烟草叶片的光合作用研究中发现,感染了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植株,其光合特性有明显改变。在各种条件均适宜的情况下获得的相关实验数据如下,请回答问题:
植株类型 | 叶绿素a含量(mg/g) | 叶绿素b含量 (mg/g) |
健康株 | 2.108 | 0.818 |
感病株 | 1.543 | 0.604 |
(1)用纸层析法分离烟草叶绿体中的色素后,最宽的色素带主要吸收______光。
(2)烟草感染病毒后会出现畸形、退绿等现象,是由于病毒繁殖导致细胞中的______(填细胞器名称)受到破坏所致,从图中信息判断出细胞中的线粒体是否受到破坏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
(3)分析图象可知,病毒感染对______(强光/弱光)下烟草的光合作用影响明显,判断的依据是______;分析数据还能看出光照强度低于 200klx 时______不是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吲哚-3-乙酸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最早应用于农业的促生根剂,其衍生物还是重要的抗炎药物。它的一种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
(1)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为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化合物A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化合物B的官能团是氨基
C.化合物C可以与NaHCO3反应生成气体
D.吲哚-3-乙酸的化学式为C10H10NO2
(3)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___。
(4)HOCH2COOH属于α-羟基酸类物质,其同系物可以通过下列方法合成:R-CHO,请以CH3CH2OH为原料,合成
。___
(5)写出化合物C(C8H9NO)的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
①1H-NMR谱显示苯环上有2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
②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当某些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分子难与模板链分离时,会形成RNA-DNA杂交体,这时非模板链、RNA—DNA杂交体共同构成R环结构。下图是原核细胞DNA复制及转录相关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R环中的嘌呤数不一定等于嘧啶数B.酶A和酶C只作用于磷酸二酯键
C.R环中存在A-U、T-A碱基互补配对D.图示体现了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二倍体植物(2n=20)开两性花,可自花传粉。研究者发现有雄性不育植株,欲选育并用于杂交育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杂交育种中,雄性不育植株只能作为亲本中的___________,其应用优势为___________。
(2)为在开花前即可区分雄性不育植株和可育植株,育种工作者培育出一个三体新品种,其体细胞中增加一条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相应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如下图(基因M控制可育,m控制雄性不育;基因R控制种子为茶褐色,r控制灰色)。
①三体新品种的培育利用了___________原理。
②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不能参与联会,因而该三体新品种的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可形成__个正常的四分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联会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而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随机移向一极。故理论上,产生含有11条染色体的雄配子占全部雄配子的比值为___________,经研究发现这样的雄配子不能与雌配子结合。
③此品种植株自交,所结的灰色种子占70%且发育成的植株均为雄性不育,其余为茶褐色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可育。结果说明三体植株产生的含有11条染色体和含有10条染色体的可育雌配子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可能与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的丢失有关,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欲利用此品种植株自交后代作为杂交育种的材料,可选择___________色的种子留种;若欲继续获得新一代的雄性不育植株,可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的种子种植后进行自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在光照、温度等条件适宜情况下,环境中CO2浓度分别对甲、乙两种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CO2浓度为350μmol/mL时,甲植物CO2的固定速率____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乙植物CO2的固定速率;此时若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则短时间内甲植物叶绿体中C3 / C5的值将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若其它环境条件不变,要使甲植物经过一昼夜(12小时白天,12小时黑夜)获得有机物的积累,则白天CO2浓度必须大于____________μmol/mL。
(2)在光照强度、温度等其他条件适宜情况下,将上述两种植物置于初始CO2浓度为600μmol/mL的同一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发现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都降低,其中光合速率首先开始降低的植物是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科研人员认为乙植物比甲植物更适合生活在干旱土壤中,据图分析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