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
3
4
处.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生长素浓度无明显变化,生长素浓度对两侧均起促进作用),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图甲所示.
(1)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推测出现该现象的三种可能原因.
①内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比外侧高,且其促进细胞生长的效果更明显,所以内侧细胞生长较快.
 
,但其促进细胞生长的效果更明显,所以内侧细胞生长较快.
③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但内外侧细胞对生长素的
 
不同,该浓度的生长素更有利于内侧细胞的生长.
(2)某同学对上述③进行验证.切取等长的黄化苗幼茎段若干,将所有植物的幼茎段对半纵切,再将所有半边茎自下向上对称纵切至约3/4处.在每个半边茎的底端的外侧和内侧分别放置琼脂小块,外侧的琼脂小块依次标记为A1、…A20,内侧的琼脂小块依次标记为B1、…B20.(如图乙所示)一段时间后,将所有琼脂小块分别放置在
 
的胚芽鞘的顶端左侧,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待胚芽鞘出现明显的
 
现象后,测每个胚芽鞘的弯曲度,预期的实验结果是A、B两大组
 
,则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
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专题:
分析:解题关键点:(1)根据生长素对植物调节作用的两重性及题中的提示,正确表述其他的原因.(2)实验材料及实验步骤应结合上下文及实验过程图进行推导.由题干可知,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说明半边茎的内、外侧细胞的生长速度不一样,内侧较外侧细胞长得快,因此可能是内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原本就比外侧细胞中的高或者是内、外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相等,而内、外侧细胞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不同,该浓度更适合内测细胞的生长.
解答: 解:(1)从图示的情形可以推测半边茎内侧细胞生长比外侧快,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①内侧生长素比外侧高,这可能与内侧细胞和外侧细胞的吸水能力不同有关;②内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比外侧低,但其促进细胞生长的效果更明显,所以内侧细胞生长较快.③内外两侧细胞内生长素的浓度是相等的,但是内外两侧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一致,该浓度的生长素更有利于内侧细胞的生长.
(2)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是否相同.一段时间后,将所有琼脂小块分别放置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的顶端左侧,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待胚芽鞘出现明显的弯曲生长现象后,测每个胚芽鞘的弯曲度.若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则A、B两大组胚芽鞘的弯曲度基本相同.
故答案为:(1)内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比外侧低        敏感性
(2)去除尖端     弯曲生长          胚芽鞘的弯曲度基本相同
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作用原理及相关探究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对夫妇的l对染色体上的基因如图所示,A、b、D分别为甲、乙、丙三种病的致病基因,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则他们的孩子(  )
A、同时患三种病的概率是
1
2
B、同时患甲、丙两病的概率是
3
8
C、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1
2
D、不患病的概率为
1
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严重影响人们健康.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颗粒物如硅尘入肺可能会导致吞噬细胞的溶酶体膜破裂,释放水解酶破坏细胞结构
B、PM2.5超标的空气使过敏病人发病时,B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缩短
C、PM2.5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其pH呈酸性
D、PM2.5含量过高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基因组成为AaBb的高等生物的一个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下列说法与图示含义不相符的是(  )
A、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可发生在甲细胞中
B、乙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等位基因分离
C、该生物可以产生基因型为AB、Ab、aB、ab的配子
D、若丁细胞中1号染色体上携带有基因A,则7号染色体相同位点上应有基因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07年,科学家将一些转录因子(能结合在基因上游特异核苷酸序列的蛋白质)转入人类皮肤细胞中,使其重新编程而得到了类似胚胎干细胞的一种细胞类型,称“人工诱导干细胞”,简称iPS.关于这种用人类皮肤细胞诱导得到的iPS不正确的叙述是(  )
A、遗传信息和皮肤细胞的遗传信息有所不同
B、具有细胞周期
C、诱导过程与某些基因有关
D、可以分裂分化成皮肤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有关实验过程和原理的问题.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培养噬菌体  ②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  ③放射性检测  ④离心分离.
(1)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A.①②④③B.④②①③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
(2)用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
 
(成分).而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上清液中有放射性物质存在,这些放射性物质的来源可能是
 

(3)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合成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需要
 

A.细菌的DNA及其氨基酸B.噬菌体的DNA及其氨基酸
C.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D.细菌的DNA及其噬菌体的氨基酸
(4)用紫外线处理大肠杆菌可诱导产生对T2噬菌体有抗性的大肠杆菌,这种抗性的产生与其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发生变化有关.下图简要示意处理的方法:

在紫外线作用下,细菌的膜蛋白质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是
 
.简述图中的抗T2噬菌体大肠杆菌菌落从混合菌株中筛选出来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回答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问题.
研究表明,主动运输根据能量的来源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如图中a、b、c所示,■、▲、○代表跨膜的离子或小分子.
(1)图中细胞质基质存在于
 
(填“P”或“Q”)侧,判断依据是
 

(2)主动运输的特点是
 

(3)a类型中,Y离子转运所需的能量来源于
 

A.X离子转运时释放的能量     B.ATP直接提供能量
C.光能驱动                   D.细胞内物质合成时释放的能量
(4)下列生物中,最有可能采用c类型进行主动运输的是
 

A.噬菌体  B.细菌   C.果蝇   D.小鼠
(5)有人认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ATP驱动的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为了证实这一假设,进行以下实验探究:取甲、乙两组生长状况相同的小肠上皮细胞,分别置于适宜浓度的葡萄糖培养液中,甲组给予正常呼吸,乙组用细胞呼吸抑制剂处理.
①若小肠上皮细胞是以ATP驱动的主动运输方式吸收葡萄糖,则一段时间后两组溶液中浓度降低的是
 
组.
②细胞膜的主动运输对活细胞的生理意义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1表示一个DNA分子的片段,图2表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有关叙述最合理的是(  )
A、若图1中b2为合成图2中X1的模板链,则X1的碱基序列与b1完全相同
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和白化病的根本原因是图2中①过程发生差错导致的
C、图2表示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活动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D、图2中①和②过程发生的场所分别是细胞核和核糖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从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A、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C、生长素能促进胚轴切段生长
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轴切段形态学的上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