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可缓解我国低生育率及老龄化带来的问题。“试管婴儿技术”可为不孕夫妇重新获得了生育的机会,它是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试管中完成受精,培养成早期胚胎再移人体内发育成胎儿。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婴儿技术主要用到了胚胎工程中的 技术和 技术,同时还用到了细胞工程中的____技术。
(2)为保证有可以移植的有活力的胚胎,需要对女性进行促排卵处理,一般需给母亲注射 以排出更多的卵子,卵子需培养至 时期才具备受精能力。
(3)受精卵经过卵裂可以发育成早期胚胎,卵裂实际上是细胞的 分裂。在胚胎发育的 阶段前的每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胚胎的潜能。
(4)血友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夫妇中丈夫正常,妻子为血友病携带者。在移植前需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用位于Y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制成DNA探针,分别从胚胎甲、乙上分离细胞并提取DNA,与探针杂交,发现胚胎甲有杂交带,胚胎乙无杂交带。为使后代不患血友病,适合进行移植的胚胎是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基本高度8cm的植株基因型为aabbcc | |
B. | 控制株高的三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 |
C. | 株高为14cm的植株基因型有6种可能性 | |
D. | 某株高为l0cm的个体在自然状态下繁殖,应有1:2:1的性状分离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某科研小组采用“基因靶向”技术先将小鼠的棕褐毛色基因导入黑色纯种小鼠的ES细胞中,再将改造后的ES细胞移植回囊胚继续发育成小鼠的过程。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在目的基因获取和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过程中需要使用的限制酶是 ,完成此过程还需要的工具酶是 o
(2)过程Ⅲ常用的方法是 。为提高操作的成功率,过程Ⅲ后,需筛选出 ,才能进行过程IV。
(3)图示技术表明,ES细胞在功能上具有 性;目前研究人员正尝试通过科技手段利用ES细胞经过特殊诱导分化,为因故失去手的患者提供新的“手”,完成该过程的实质是 。
(4)若经图示过程培育成的小鼠仍为黑色,则能否说明未成功导入棕褐毛基因? ,你的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
B.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大蒜,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C.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芒果,可促其成熟
D.用赤霉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可得到多倍体西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B.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也消耗ATP
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
D.植物根细胞吸收离子所需的ATP来源于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北省武汉市毕业班五月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科研小组将新鲜的萝卜磨碎、过滤制得提取液,以等体积等浓度的H2O2作为底物,对提取液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进行了相关研究,得到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的主要目的是 ;与加Fe3+相比,单位时间内加萝卜提取液产生的氧气多,其原因是酶降低____.
(2)实验二是在最适温度下测定相同时间内H2O2的剩余量,引起A、B曲线出现差异的原因最可能是 。实验二的结果表明,使过氧化氢酶失活的pH范围是 。
(3)过氧化氢酶制剂的保存,一般应选择 .(填“低温”、“高温”或“最适温度”)、pH为____的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南省商丘市高三年级4月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疫苗和抗体在人类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的过程中经常使用。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部分流程如下图:
(1)过程①进行的是_______过程。
(2)过样④要检测A基因是否进入受体细胞,常用的方法是DNA分子杂交技术,此过程用到的分子探针是________;要检测A基因在受体细胞内是否翻译出蛋白质,需用_______法。
(3)与血清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并能大量制备。
(4)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运用了动物细胞工程中的_______和________两大技术。
(5)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经过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时所用的培养基是特定的________培养基;第二次筛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南省平顶山新乡许昌高三下期第三次调研考试生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2分)下图为某植物新陈代谢过程受环境因素影响发生变化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若温度从25℃上升到30℃,则a图中A点应向________移;
(2)由b图可知,光合作用、细胞呼吸都受温度的影响,其中与_________作用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温度为______________。
(3)c图的a、b曲线分别代表的色素名称为________和___________。
(4)若将该植物放在密闭环境中,温度为40℃时,体内最可能积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