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支架”或“骨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蛋白质和磷脂双分子层
B. 每一个单体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C. 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
D.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没有用到的试剂是( )
A. 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
B. 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
C. 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
D. 质量分数为50%的酒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盘锦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人体细胞核内转录过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启动该过程必需的有机物①和胰岛素、生长激素一样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均呈紫色
B.⑤和ATP中所含有的五碳糖都是核糖
C.在合成人体该过程消耗的ATP时所需能量可由淀粉、蛋白质、脂肪氧化分解提供
D.核内形成的④需通过两层生物膜才能与细胞质中的核糖体结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盘锦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C3中的化学能
B.CO2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
C.被还原的C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C5
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5含量会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盘锦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过程不能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A.1,2,3,4 B.1,2,5,6
C.3,4,7,8 D.5,6,7,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盘锦市高三11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技术专题】下面是畜牧业生产上培有某种优良种牛的两种方法,请分析回答:
(1)方法Ⅰ和方法Ⅱ均用到的生物技术有 和 。
(2)用激素处理的目的是使B牛 ,从B牛体内获得的卵母细胞需要培养到 (时期)才能与精子结合。
(3)A牛的精子必须在B牛的生殖道中经过相应的生理变化后,才能与B牛的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作用,这个过程叫作 。卵子受精的标志是 。将受精卵移入到 中继续培养,待胚胎培养至 期,取 细胞做性别鉴定,并将雌性胚胎移入 的其他雌性动物的体内,使之继续发育成新个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盘锦市高三11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利用不同的处理使神经纤维上膜电位产生不同的变化,下列有关处理方式、作用机理或对应结果正确的是
A.图甲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某种药物处理使Na+通道未开放
B.如果某药物使Cl-通道打开,会出现图丁所示结果
C.如果利用药物阻断K+通道,会出现图乙结果
D.图乙和图丁结果的处理方法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盘锦市高三11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研究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主要过程如下:
①标记噬菌体→②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③搅拌、离心→④检测放射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完整的实验过程需要利用分别含有35S和32P及既不含35S也不含32P的细菌
B.②中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都偏高
C.③的作用是加速细菌的解体,促进噬菌体从细菌体内释放出来
D.32P标记的噬菌体进行该实验,④的结果是只能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据报道,奥地利科学家利用成人的皮肤细胞在实验室中培育出了“微 型人脑”,该“微型人脑”组织已达到9周胎儿大脑的发育水平,.但不能独立思考。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由成人紐细胞培育成“微型人脑”,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B.在培育微型人脑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分化、 哀老等过程
C.若培育过程中出现了细跑癌变,其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犮生了改变
D.若培育过程中出现了细胞坏死,则属于基因选择性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