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淋巴细胞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A.蛋白质和多糖 | B.多糖和脂质 | C.脂质和核酸 | D.蛋白质和脂质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
B.2008年,宜昌市的人口出生率为7.17‰ |
C.蜜蜂等动物遇到敌害,常集群攻击 |
D.由于水葫芦入侵,某湖泊中莲的死亡率比较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肥胖可能与大脑中多巴胺的作用有关。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兴奋传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兴奋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
B.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使突触后膜的电位逆转 |
C.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
D.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多巴胺与高尔基体、线粒体有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南部,山坡上生长着一种灌木,这种灌木释放出挥发性的化学物质,经雨淋进入到土壤中去,能抑制其他植物种子的萌发和草本植物的生长。当火灾烧尽了此类灌木,其他草本植物便趁机生长繁盛,直到此灌木再次出现时,这种化学抑制作用又再次出现。请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灌木释放的化学物质调节的是种内关系 |
B.灌木释放出的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 |
C.灌木与它抑制的草本植物之间是竞争关系 |
D.农业生产上可利用信息传递控制有害动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环保工作者对某地区最主要的食草动物——野兔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监测,以此作为对该地区环境稳定与否的评价指标之一。在某段时间段内,得到如下图所示的增长变化(λ)曲线。下列据图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第4年初至第5年末,种群数量先增后减 |
B.在第1年至第3年期间种群呈“J”型增长 |
C.第3年末种群数量与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相等 |
D.野兔的种群数量在第4年末达到最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正常情况下,以下物质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无机盐 ④激素 ⑤尿素
A.①②③④⑤ | B.②③④⑤ | C.②③④ | D.②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是人体各项生命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饥饿状态下,人体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
B.初次接触花粉时可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 |
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 |
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调没有直接关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对于孟德尔所做的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来说,不必具备的条件是
A.选用的一对相对性状要有明显的差异 |
B.实验选用的两个亲本一定是纯种 |
C.要让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 |
D.要让两个亲本之间进行有性杂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在这30年中,该种群数量最少的年份是第15年 |
B.第20~30年间种群以稳定的速率增长 |
C.该种群在这30年间的增长符合“S”型增长模型 |
D.第20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