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艾滋病患者易患多种传染病或恶性肿瘤,是因免疫系统防卫功能或监控、清除功能低下
B.乙肝疫苗间隔接种三次,其目的是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抗原
C.吞噬细胞能非特异性识别抗原,在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效应B淋巴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D.抗体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鼻黏液中的溶菌酶抑制白喉杆菌繁殖,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分析 免疫类型:分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的,对各种病原体有防疫作用)和特异性免疫(后天性的,对某种病原体有抵抗力).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等)和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特异性免疫是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普通的B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

解答 解:A、HIV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导致患者免疫功能缺陷,使得免疫系统防卫功能或监控、清除功能低下,易患多种传染病或恶性肿瘤,A正确;
B、乙肝疫苗间隔接种三次,其目的是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B错误;
C、吞噬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具有非特异性,在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效应B淋巴细胞不能识别抗原,C错误;
D、抗体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鼻黏液中的溶菌酶抑制白喉杆菌繁殖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在神经和激素的调控下人体能够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如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控模式图,主要包括①至⑤五个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TSH,表示促甲状腺激素.
(2)寒冷刺激后,图中过程①②③(填数字)的活动过程增强,过程③产生的激素可作用于肝细胞,使其代谢产热量增加.
(3)人受寒冷刺激时体温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4)正常情况下,如果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有增加趋势时,TRH和TSH的分泌量将减少;这种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种自花授粉、闭花传粉的植物,其花的颜色为白色,茎有粗、中粗和细三种.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状态下该种植物一般都是纯合子(纯合子/杂合子);若让两株相对性状不同的该种植物进行杂交,应先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其目的是防止自花授粉;然后在进行人工异花传粉的过程中,需要两次套上纸袋,其目的都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2)已知该植物茎的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核基因(A、a,B、b)控制.只要b基因纯合时植株就表现为细茎,当只含有B一种显性基因时植株表现为中粗茎,其它表现为粗茎.若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然状态下繁殖,则理论上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粗茎:中粗茎:细茎=9:3:4.
(3)现发现这一白花植株种群中出现一株红花植株,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且该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之比始终为2:1,试解释其最可能原因显性纯合致死.
(4)若已知该植物花色由D、d和E、e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DdEe的植株,其体细胞中相应基因在DNA上的位置及控制花色的生物化学途径如图.

则该植株花色为红色,其体细胞内的DNA1和DNA2所在的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是同源染色体.该植株自交时(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现象),后代中纯合子的表现型为白花.通过上述结果可知,控制花色的基因遗传不是(是/不是)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在下列实验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实验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没有对DNA和蛋白质分开进行研究
C.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
D.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球菌的DNA和R型活菌混合后注入小鼠,小鼠中只能分离出S型活细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人在剧烈运动时肌肉组织将葡萄糖分解有哪些产物(  )
A.二氧化碳、酒精B.二氧化碳、水
C.二氧化碳、水、乳酸D.乳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  )
A.细胞B.血液C.反射弧D.神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新生儿在出生后六个月之内一般不容易患流感等传染病,这是因为(  )
A.病原体不感染新生儿
B.新生儿的皮肤黏膜有极强的杀菌力
C.在胎儿期从母亲血液中就获得了抗体
D.新生儿免疫系统非常健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杭州五校高三10月月考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能形成囊泡的细胞结构只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

C.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D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

D.吞噬细胞与肌肉细胞相比,溶酶体的含量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北孝感高级中学高三10月调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如甲图A所示),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酶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其中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效应;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能改变酶的构型,使酶不能与底物结合,从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图乙表示无抑制剂和不同抑制剂作用的效果曲线。

(1)少数酶是RNA,可用 检测.

(2)图乙中曲线a、b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是因为

(3)图乙中曲线a表示 抑制剂存在时的作用效果,图乙中曲线b表示 抑制剂存在时的作用效果。

(4)已知青霉素的化学结构与细菌合成细胞壁的底物相似, 能抑制细菌合成细胞壁相关酶的活性,故青霉素属于 抑制剂。

(5)癌症化疗时应用的烷化剂(如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故烷化剂属于

抑制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