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人们常选用的细菌质粒往往带有抗生素抗性基因,该基因的主要作用是(  )
A.对目的基因是否导入进行检测
B.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
C.加强质粒分子的感染性
D.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的耐药性

分析 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
①要具有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
②要有标记基因(如抗性基因),以便于重组后重组子的筛选;
③能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存在并复制;
④是安全的,对受体细胞无害,而且要易从供体细胞分离出来.

解答 解:A、抗性基因是标记基因,有利于对目的基因是否导入进行检测,A正确;
B、质粒上含有限制酶切割位点时,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B错误;
C、抗性基因不能增加质粒分子的感染性,C错误;
D、抗性基因的作用是筛选重组质粒,并不是提高受体细胞的耐药性,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基因工程技术的相关应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将减毒处理的蛇毒多次注射到猴体内后,再从这些猴的血液中获得“抗蛇毒血清”,用于治疗被该种毒蛇咬伤的患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减毒处理的蛇毒是抗原
B.“抗蛇毒血清”中有效成分的合成消耗能量而分泌不消耗能量
C.“抗蛇毒血清”中存在中和蛇毒的抗体
D.重复注射能增强猴对蛇毒的免疫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当人体从卧位转变为立位时,不会出现的是(  )
A.回心血量减少B.心排血量减少C.心率加快D.血压突然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病毒侵染问题.
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侵犯脊髓,造成肌肉麻痹引起的小儿急性传染病,轻者肢体发育不良,重者瘫痪甚至危及生命.影起脊髓灰质炎的病毒为属于单正链RNA病毒(+ssRNA),该病毒进入靶细胞后,其核酸可直接翻译,合成的功能蛋白进入滑面内质网促进病毒自身的复制.脊髓灰质炎病毒入侵和增殖过程如图示意.

(1)图中结构A表示核糖体;过程“2”表示脱壳; 参与过程“8”和过程“9”的酶是RNA聚合酶.
(2)脊髓灰质炎病毒能入侵特定的宿主细胞,是因为宿主细胞表面有相应的受体(结构).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宿主细胞主要是C.
A感觉神经元    B中间神经元   C 运动神经元   D肌肉细胞
(3)如果用35S和32P标记脊髓灰质炎病毒,则该病毒入侵宿主细胞后,可在宿主细胞内测到的放射性元素是35S和32P.
(4)过程“4”和“5”中一个RNA 能翻译成P1、P2、P3三种蛋白,原因是前体蛋白被酶切割成三种蛋白分子(合成的原始蛋白被切割成三段,形成三种蛋白分子); P2、P3表示功能蛋白,则P1表示结构蛋白.
(5)脊髓灰质炎病毒的RNA复制场所是[B]滑面型内质网(内质网).假设脊髓灰质炎病毒的RNA中含有碱基A、C、G、U的数量分别为a、b、c、d,则病毒RNA复制出一个子代病毒RNA的过程中,需要游离的腺嘌呤核苷酸数量为a+d.
(6)脊髓灰质炎病毒在入侵宿主细胞过程中,其遗传信息传递途径是(不包括宿主细胞本身的遗传信息传递)
(7)疫苗的研制,对于预防传染病起到积极的作用.常用的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属于减毒的活疫苗,下列有关减毒活疫苗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D(不定项选择)
A减毒活疫苗是改变原病毒蛋白质外壳,而核酸不改变
B减毒活疫苗是改变原病毒的核酸,降低其破坏力,但是编码蛋白质外壳的基因不改变
C减毒活疫苗去除原病毒的核酸,但保留蛋白质的外壳
D减毒活疫苗进入人体后,能生长繁殖,对身体刺激时间长
E 减毒活疫苗对人体刺激时间短,产生免疫力不高,需多次重复注射疫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某DNA分子中,腺嘌呤和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44%,其中一条链中胞嘧啶占该链的25%,腺嘌呤占2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互补链中的胞嘧啶占该互补链碱基总数的31%
B.若该DNA分子有400个碱基,连续复制两次,则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40个
C.DNA分子中的嘌呤数与嘧啶数不相等
D.该DNA分子中鸟嘌呤占所有碱基总数的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的生理过程是(  )
A.染色体的复制和分离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C.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光合作用受到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的影响.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1)甲图表示在二氧化碳充足的条件下,某植物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关系. 在温度为10℃,光照强度大于L1千勒克斯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当温度为30℃,光照强度小于L3千勒克斯时,光合速率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
(2)乙图表示在一定的光照强度下测定的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以CO2吸收速率表示)与CO2浓度的关系.若适当增大光照强度,则a点和b点如何移动?a点左移、b点右移.在b点时,若停止光照,此时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C3 化合物的含量怎样变化?增多.
(3)半叶法是测量光合速率的重要方法,将选取某植物的生长旺盛均匀的一片绿叶,一半遮
光处理,另一半未经处理,置于光照强度充足,30℃的环境下4小时,然后用天平分别称重,未经处理的一半叶重量为m克,处理一半叶重量为n克,那么该植物每片叶的实际光合速率平均大约为$\frac{m-n}{2}$g/h
(4)第3问中的实验设计存在一处明显的不足,请改正选取某植物的生长旺盛均匀的绿叶若干,作相同的处理,计算平均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生物学上常用颜色反应来鉴定细胞中的一些化合物或结构,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溶液遇到双缩脲溶液显紫色
B.脂肪可以被苏丹IV染液染成橘黄色
C.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能够使RNA呈现红色
D.健那绿染液可以是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灰绿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生态缸.水体中有藻类植物、水蚤、鲤鱼、腐生细菌等.水蚤以藻类植物为食,鲤鱼以水蚤和藻类植物为食.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据图分析问题.

(1)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图1所示生态缸要放在有光(或散射光)的地方才能长期维持下去.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2)图2中甲对应的生物是图1中的藻类植物.图2的甲→丁中碳的流动形式是有机物(或含碳的有机物).
(3)图2中漏画了一个箭头,该箭头是甲→环境中的CO2 (用图2中文字和箭头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