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引起人体产生渴感的感受器在下丘脑,中枢在大脑皮层
B.缓冲溶液体系对维持渗透压起作用
C.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引起垂体合成抗利尿激素
D.激素间的拮抗作用对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不利

分析 1、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2、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
(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解答 解:A、引起人体产生渴感的渗透压感受器分布在下丘脑,产生渴感的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A正确;
B、缓冲溶液体系对维持酸碱平衡起作用,B错误;
C、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下丘脑合成抗利尿激素增加,C错误;
D、激素间的拮抗作用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拮抗作用有利于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水盐调节、体液调节等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识记人体水盐调节的具体过程;识记激素调节的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十校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若干生理状况基本相同,长度为3cm的鲜萝卜条分为四组,分别置于三种浓度相同的溶液(实验组)和清水(对照组)中,测量每组萝卜条的平均长度,结果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对照组中萝卜条长度增加较少的原因是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

B、实验说明萝卜细胞膜上运载甘油的载体比葡萄糖载体数量多

C、从图中可以看出萝卜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大于吸收蔗糖的速率

D、若增加葡萄糖溶液组中的葡萄糖浓度,实验现象可能接近蔗糖溶液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代谢过程一定发生在细胞器中的是(  )
A.ATP的生成B.水的生成C.呼吸酶的合成D.CO2的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拟南芥由于其植株小、结实多、生命周期短、基因组简单、遗传操作简便,近四十年来由田野里不起眼的小草成为植物研究领域最耀眼的明星.如图甲、乙是拟南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Ⅰ~Ⅶ代表物质,①~③代表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的H2O、CO2消耗的场所分别是类囊体膜(叶绿体基粒)、叶绿体基质?.乙图中CO2产生于第二阶段(填图中序号).
(2)与马铃薯块茎细胞在缺氧时的代谢相比,乙图特有的步骤是②③(填序号),马铃薯块茎细胞在缺氧时的代谢产物是乳酸.
(3)研究者用仪器检测拟南芥叶片在光-暗转换条件下CO2吸收量的变化,每2s记录一个实验数据并在图中以点的形式呈现.

①图中显示,拟南芥叶片在照光条件下,CO2吸收量集中在0.2~0.6μmol•m-2•s-1范围内,在300s时CO2释放量达到2.2μmol•m-2•s-1.由此得出,叶片的真正光合速率大约是2.4~2.8μmol CO2•m-2•s-1
②为证明叶片在光下呼吸产生的CO2中的碳元素一部分来自叶绿体中的五碳化合物,可利用14C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探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2009年,中国政府在世界气候大会上作出承诺,降低我国单位生产总值CO2排放量.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方式成为热门议题.根据图1的碳循环模式图回答:

(1)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包括①(填序号);而生物群落中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包括④和③⑤(填序号),途径④表示分解者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呼吸方式将有机物分解,释放CO2到无机环境中.
(2)垃圾资源化、无害化是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可将回收后无法直接利用的有机废物进行发酵处理,该过程所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成分).
(3)碳循环的进行伴随着能量流动.若图1虚线框中的种群及相互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假设D种群中的能量是5.8×109 kJ;B种群中的能量为1.3×108 kJ.若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则A种群中的能量至少是4.5×107kJ.
(4)根据图1,提出两项实现“低碳”承诺、缓解温室效应的具体措施一方面是降低CO2的排出量,包含提高能源利用率以及开发新能源和另一方面是增大CO2的吸收量,包含植树造林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中甲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O-<”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图乙表示突触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神经中枢.
(2)若刺激图甲中b点,图中acde点(填字母)可产生兴奋.
(3)由图甲中可看出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体与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相接触而形成突触,图中共有突触3个.
(4)突触后膜上“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该细胞的反应,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糖蛋白,神经冲动传导到i处时,该处细胞膜的电位变化是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食物链、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此渠道进行的.假如在某温带草原上存在如右图所示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草属于生产者,猫头鹰属于消费者,兔处于第二营养级,兔和猫头鹰的种间关系为捕食
(2)该食物网的各种生物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草.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太阳能,其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在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碳元素以CO2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中进行循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使碳元素进入到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通过呼吸作用使碳元素回到无机环境中.如果环境中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既不能分解,也不能排出体外,则该物质经食物链的传递后,便可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积累.因此,通常生物所在的营养级越高,该有毒物质在其体内的积累量越大.
(4)已知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为10%,若一种生物摄食两种下一营养级的生物,且它们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猫头鹰每增加10千克生物量,需消耗生产者5500千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格尔曼以水绵为实验材料,把载有水绵和能运动的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如下实验:
A.将水绵细胞置于暗处,然后用白光作点状照明,悬浮液中的好氧细菌向近叶绿体的光点集中;
B.用光照射整个细胞,可以观察到好氧细菌聚集在叶绿体周围.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2)细菌聚集在叶绿体周围是因为光合作用能释放O2
(3)后来恩格尔曼对实验加以改进,将可见光经三棱镜后照到临时装片上,结果发现在红光区域和蓝紫光区域好氧细菌特别多.
(4)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分为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两大类.
(5)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C02+H2O$→_{叶绿体}^{光能}$(CH2O)+0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红豆杉,又名紫杉,可从其树皮中分离出高抗癌活性的紫杉醇.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有关紫杉醇抗肿瘤实验的研究流程,请分析并回答:

(1)酶X是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酶,其主要作用是使肿瘤细胞分散开
(2)物质Y是生理盐水,乙组起作为对照组作用.
(3)为清除代谢产物,防止细胞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应采取的措施是定期更换培养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