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我国是乙肝高发区,据统计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为1.2亿。乙肝病毒简称HBV,它基本上只与肝细胞结合,但不直接损伤肝细胞。肝组织损伤是通过免疫反应引起的,机体通过免疫反应在清除病霉同时,会导致肝细胞破裂、变性和坏死。
(1)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能够分泌胆汁,肝细胞中与此功能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_____________。
(2)肝脏里有一种细胞,能吞噬乙肝病毒,这种免疫方式叫做________免疫,其中细胞识别HBV的物质基础是_______________,吞入HBV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
(3)目前最可靠的乙肝检测方法是HBV一DNA检测,该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白蛋白(A)和球蛋白(G)的比值(A/G)是肝功能检查的一项重要指标,白蛋白是在肝脏中制造的,当机体被病毒感染,肝功能会受损,白蛋白的产生会减少,又因为机体中存在乙肝病毒这个“敌人”,球蛋白的产生会_____,从而造成A/G的比值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显著调节作用,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间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公认的植物激素共有五大类、除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四大类外,植物体内还有____,也属于植物激素。
(2)已知顶芽中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含量高,伸长茎中生长素、赤霉素含量高,从细胞学角度来分析,说明生长素和赤霉素主要通过促进____而促进生长,细胞分裂素主要通过促进____而促进生长。
(3)甲同学为验证“幼嫩叶片可产生生长素,生长素可阻止叶柄脱落”的结论。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步骤为:
①取一盆生长状况良好的植物,去掉幼叶的叶片,保留叶柄;
②观察幼叶叶柄的脱落情况。
请你用所学知识,指出甲同学实验设计的两点不足之处。
其一:____;其二:____。
(4)乙同学发现成熟叶中含有较多的脱落酸而不含细胞分裂素,细胞分裂素能否抑制叶片衰老?设计如下实验探究细胞分裂素的作用。
实验步骤:①选取一片生长健壮、面积大小适宜的叶片,沿叶脉在叶片左半部分涂上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在叶片右半部分____。
②记录叶片左右两部分保持鲜绿的时间。
实验预测结果与结论:
①若____,则细胞分裂素无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②若____,则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③若____,则细胞分裂素有促进叶片衰老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炭疽病由炭疽杆菌引起,炭疽杆菌感染人体后能产生两种极厉害的毒素——致死因子和水肿因子,使动物和人致病或死亡。结合下列人体免疫过程图解回答问题:
(1)炭疽杆菌感染人体后,其产生的毒素能刺激体内产生__________,将其消灭,这种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这种免疫方式属于____________免疫。
(2)当毒性极强的炭疽芽孢杆菌第一次进入人体之后作为____
起作用,使其体内产生了具有免疫力的物质,与该物质产生有关
的细胞有吞噬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若多种病原体进入体内都能直接被吞噬细胞吞噬而消灭,这属于___________免疫。有些毒性很强的病原体经过上述过程不能被清除,只是将其__________________暴露出来,呈递给记忆细胞,使之迅速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或效应T细胞,如果病原体是胞内寄生菌,则要通过_____________免疫的方式才能将其消灭。记忆细胞对抗原的记忆、识别和免疫等是依赖于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_实现的。
(4)若病毒等侵入T细胞并使之大量死亡,使人丧失免疫功能,导致各种传染病的发生,这属于获得性________________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杂交实验表明,桦尺蛾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浅色(s)是显性。在19世纪中期以前,桦尺蛾种群中S基因频率很低,在5%以下,到了20世纪上升到95%以上。试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1)在19世纪时,桦尺蛾的栖息地曼彻斯特地区,树干上长满了地衣,在此环境条件下,种群s的基因频率高的原因是____。
(2)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工业炼铜使地衣不能生存,树皮暴露,并被煤烟熏成黑褐色,在此环境条件下,种群S的基因频率升高的原因是____。
(3)上述事例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____,经过长期的___________,其中不利变异被不断淘汰;有利变异则逐渐积累,从而使种群的____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缓慢地进化。因此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____决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