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下面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示意图,不正确的叙述是
A. ④中的筛选是通过抗原、抗体反应进行的
B. ①表示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均是从小鼠的脾脏中提取的
C. ②促进细胞融合的方法可以利用灭活的病毒作介导
D. ⑤可以无限增殖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3月选考科目教学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加试题】多指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属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系谱图中有上述两种遗传病,已知I2、I4、II2和II4均不含上述两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携带红绿色盲基因的是乙家族
B. 红绿色盲基因是通过基因突变产生的
C. 若III1和III2生了一个男孩,则该男孩两病均患的概率为1/16
D. 若III1和III2生了一个女孩,则该女孩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野生型雌雄同株青蒿是二倍体。已知其秆的颜色和叶的形状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白青秆(A)紫红秆(a)为显性,稀裂叶(B)对分裂叶(b)为显性。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为研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_____(填“能”或“不能”)利用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通过自交进行实验,其原因是______。将纯合的白青秆分裂叶植株和纯合的紫红秆稀裂叶杂交得F1,F1自交得F2,若F2的性状分离比为__________,则说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1对同源染色体上,否则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
(2)假如控制秆的颜色和叶的形状的基因仅有一对位于青蒿的5号染色体上,又知等位基因(C、c)与(D、d)也位于5号染色体上(见右图)。现有基因型为AaBbCcDd的植株自交(基因型为CC或DD的个体不能成活;各对等位基因功能互不影响,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不发生交叉互换)。若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控制叶的形状的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
(3)用纯合的稀裂叶植株()和分裂叶植株()进行杂交,F1中偶尔发现几株分裂叶植株。请对此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只考虑杂交实验中有关操作失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白毛羊与白毛羊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中出现了黑毛羊。下列对此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羊的白毛与黑毛属于相对性状
B. 控制白毛与黑毛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
C. 此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
D. 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此现象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制备单克隆抗体所采用的细胞工程技术包括
①细胞培养 ②细胞融合 ③胚胎移植 ④细胞核移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不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A.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B.利用基因工程培养抗虫棉的棉花植株
C.利用细胞工程培养“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
D.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克隆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植物组培获得的试管苗,可能为杂合子,也可能为纯合子,可能为单倍体,也可能为二倍体
B. 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组培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型一定相同
C. 培育克隆动物的技术基础是动物的细胞培养及动物细胞核移植等
D. 为了防止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切割质粒的限制酶能特异性识别的序列均由6个核苷酸组成
B. PCR反应中两种引物的碱基间互补配对以保证与模板链的正常结合
C. 载体质粒通常采用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
D. 目的基因必须位于重组质粒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才能进行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平行班)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做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时,滤纸条上出现的4条色素带中,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和色素带最宽的分别是
A. 叶绿素b和叶绿素a B.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C. 叶绿素b和叶黄素 D. 胡萝卜素和叶绿素a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