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中心法则图解。下列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过程a只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 |
B.过程b和c为基因的表达,具有选择性 |
C.过程a、b、c、d、e都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
D.过程d、e只发生在某些病毒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图1是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图,图2是在蚯蚓养殖池中加入一定量食用菌杂屑后蚯蚓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观点的是
A.该生态系统能量经过了多级利用,提高了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 |
B.合理使用农家肥可以提高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
C.蚯蚓种群数量达到K/2值时,种内斗争最激烈 |
D.食用菌和蚯蚓属于分解者,它们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进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为了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的其他植物中,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其原因是( )
A.叶绿体基因组不会进入生殖细胞中 |
B.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 |
C.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 |
D.植物杂交的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关于下面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共有5种核苷酸 |
B.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类物质 |
C.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 |
D.在小鼠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某生物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该过程的细胞可能是原核细胞 |
B.mRNA上所含有的密码子均能在tRNA上找到相对应的反密码子 |
C.该图表示的两个过程分别发生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
D.mRNA产生过程中碱基之间有四种配对方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指导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其主要原因是( )
A.一种氨基酸可能由多种密码子来决定 |
B.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多种转移RNA携带到核糖体中 |
C.一个核糖体可同时与多条mRNA结合,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 |
D.一个mRNA分子上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正常人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
D.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假设32P、35S分别标记了一个噬菌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其中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3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不含标记元素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5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子代噬菌体中可能含有32P、35S |
B.该过程至少需要1×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
C.含32P与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24 |
D.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1中的噬菌斑(白色区域),是在长满大肠杆菌(黑色)的培养基上,由一个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不断裂解细菌产生的一个不长细菌的透明小圆区,它是检测噬菌体数量的重要方法之一。现有噬菌体在感染大肠杆菌后形成噬菌斑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图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培养基中加入含35S或32P的营养物质,则放射性先在细菌中出现,后在噬菌体中出现 |
B.曲线a~b段,细菌内正旺盛地进行噬菌体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
C.曲线b~c段所对应的时间内噬菌体共繁殖了10代 |
D.限制c~d段噬菌斑数量增加的因素最可能是绝大部分细菌已经被裂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