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生态经济所遵循的主要原则和实现的重要手段分别是(  )
A.整体性原则和生态工程B.无污染原则和系统学手段
C.循环经济和工程学手段D.循环经济和生态工程

分析 生态工程是认为辅助下的自我调节,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是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解答 解: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原则,使一个系统产生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生态工程.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生态经济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生态经济所遵循的主要原则和实现的重要手段,只要考生识记相关概念即可正确作答,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这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构建知识网络结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两个实验都需要用盐酸溶液
B.“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两个实验都不需要显微镜
C.“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两个实验都需要水浴加热
D.“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两个实验都可以用洋葱的根尖分生区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请回答有关生长素的问题.
(1)如图所示是生长素发现过程的部分示意图,据图回答.
图1和图2可以证明胚芽鞘具有向光性;图2和图3可以证明胚芽鞘尖端是胚芽鞘生长不可缺少的部位.胚芽鞘向光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下部(伸长区).
(2)为验证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部位而抑制侧芽的生长.请补充完成设计实验.
实验用品:编号为甲、乙、丙、丁四组同龄、生长正常、长势相同的烟草,剪刀,含有一定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不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
实验方法和步骤:
①用剪刀剪去乙、丙的顶芽,甲、丁保留顶芽.
②对乙不再处理,对丙应做得处理是在剪去顶芽后的切口处放置②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的琼脂块.
③预计乙的生长情况是侧芽(或侧枝)生长;丙的生长情况是侧芽(或侧枝)仍不生长.
④为了进一步证明丙的生长情况是由于生长素的作用而不是羊毛脂的作用,则应对丁做的处理是剪去顶芽后,在切口处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遗传病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D、d)控制的,以下是一个家族患该遗传病的系谱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Ⅳ-15的基因型可能是DD或Dd,
(2)Ⅲ-11和13是近亲结婚,遗传病的发病率为$\frac{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用单克隆抗体制成“生物导弹”,用于癌症治疗.“生物导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瞄准装置”,二是“杀伤性弹头”,分析下列有关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瞄准装置”由识别肿瘤的单克隆抗体组成
B.“弹头”由放射性同位素、化学药物和毒素等物质构成
C.“生物导弹”疗效高,但毒副作用大
D.“生物导弹”的制备应用了细胞工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生态学家在德昌县弃耕地紫茎泽兰入侵区,开展轻度、中度、重度入侵区的群落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如图1). 同时对轻度入侵区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 2).
(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其随紫茎泽兰入侵程度的增加而减小.重度入侵区植物物种数变化较小的原因是已形成以紫茎泽兰为优势的稳定群落 (该群落中紫茎泽兰占绝对优势).弃耕地群落的形成是次生演替的结果,调查说明外来物种的入侵能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2)紫茎泽兰与本地植物之间构成竞争关系.紫茎泽兰能分泌化学物抑制其它植物,同时能引起昆虫和动物拒食.可见,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3)研究发现,经济植物黑麦草能抑制紫茎泽兰的生长.为了解其抑制机制,进行如下实验:
①用完全营养液培养黑麦草幼苗;
②取一定量培养过黑麦草的营养液加入用于培养紫茎泽兰幼苗的完全营养液中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加入等量的培养紫茎泽兰幼苗的完全营养液.
③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并比较两组紫茎泽兰幼苗的长势.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黑麦草根部是否分泌抑制紫茎泽兰生长的物质.
(4)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初级消费者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偏高(填“偏高”“偏低”“不变”).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是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以下关于实验的一些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豌豆杂交实验的方法是假说演绎法
B.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证据的实验所用的方法是假说演绎法
C.萨顿的假说--基因位于体上,所用的方法为类比推理
D.艾弗里的实验结论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体内存在一种传化因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下面是有关普通洗衣粉和某种加酶洗衣粉对洗涤物效果是否相同的探究实验,请据表回答:
脸盆编号洗涤物
(等量)
洗涤
温度
洗衣粉
(等量)
水量洗净所需
时间
1油污布37℃加酶2L4min
2油污布37℃普通2L7min
3油污布5℃加酶2L8min
4油污布5℃普通2L9min
(1)能说明加酶洗衣粉效果好的组合方式是1与2.能说明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的实验是1与3.
(2)此探究实验设计体现了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若1号实验组洗净所需时间接近7分钟,请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洗衣粉中酶失效.
(3)根据你对酶作用特点和温度关系的理解,试为加酶洗衣粉编写“使用指南”:
①注意洗涤用水的温度或建议用温水浸泡;②加入洗衣粉后应适当浸泡一段时间.
(4)请写出除表中所列之外的两个无关变量:①被洗涤的衣物量;②衣物质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生物学家做下列实验:①用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②用绿荧光染料标记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③把人和鼠的细胞融合为一,此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然后把此细胞在37℃下培养40分钟,再检查,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在整个细胞表面.根据现象回答:
(1)人和鼠的细胞能融合为一体,是因为它们的细胞膜的基本结构是磷脂双分子层.
(2)上述细胞表面的两类荧光染料最终呈均匀分布,是因为细胞膜流动性  的结果.
(3)这个实验证明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流动的,不是静止固定的.
(4)组成这类化合物的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