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甲、乙、丙黏性末端是由三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产生的 | |
B. | 图乙中的酶切位点在A与G之间 | |
C. | 如果甲中的G发生突变,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仍能识别该切割位点 | |
D. | 构建重组DNA分子所用的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分别作用于a处和b处 |
分析 1、关于限制酶,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来源: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
(2)特异性: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3)结果:形成黏性末端或平末端.
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a处为磷酸二酯键,b处为氢键.产生甲黏性末端的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为$\frac{\underline{\;GAATTC\;}}{CTTAAG}$,产生乙黏性末端的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为$\frac{\underline{\;CAATTG\;}}{GTTAAC}$,产生丙黏性末端的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为$\frac{\underline{\;CTTAAG\;}}{GAATTC}$.
解答 解:A、切割甲的限制酶的识别序列是-GAATTC-,切割乙的限制酶的识别序列是-CAATTG-,切割丙的限制酶的识别序列是-CTTAAG-,故甲、乙、丙的黏性末端是由三种限制酶催化产生的,A正确;
B、图乙中的酶切位点在C与A之间,B错误;
C、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如果甲中的G发生突变,限制酶可能不识别该切割位点,C错误;
D、构建重组DNA分子所用的限制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的均是磷酸二酯键,b处为氢键,不需要DNA连接酶,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要求考生识记限制酶的来源、特点及作用,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蜜蜂蜇针刺破皮肤后,造成机械损伤 | |
B. | 蜜蜂蜇针刺入时,带入病菌,伤口感染 | |
C. | 蜜蜂蜇针将毒液注入皮肤血管,使红细胞凝集成团,阻滞了血液流通 | |
D. | 蜜蜂蜇针注入的毒液可以改变伤口周围的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血浆蛋白渗出,使伤口周围组织液增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控制足部运动的功能区在皮层的上部 | |
B. | 控制头面部各部位运动的功能区在皮层上分布是不倒置的 | |
C. | 占躯体比例较小,因而在皮层代表区的范围也较小 | |
D. | 左侧大脑半球的运动区有血凝块,病人可能出现右侧躯体的运动障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品系 | ① | ②果皮 | ③节长 | ④胚乳味道 | ⑤高度 | ⑥胚乳颜色 |
性状 | 显性纯合子 | 白色pp | 短节bb | 甜ss | 矮茎dd | 白色gg |
所在染色体 | ⅠⅣⅥ | Ⅰ | Ⅰ | Ⅳ | Ⅵ | Ⅵ |
A. | 选择品系③和⑤作亲本杂交得F1,F1再自交得F2,则F2表现为长节高茎的植株中,纯合子的概率为$\frac{1}{9}$ | |
B. | 若要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品系⑤和⑥作亲本进行杂交 | |
C. | 如果玉米Ⅰ号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转移到了Ⅳ号染色体上,则这种变异类型最可能是基因重组 | |
D. | 若通过观察和记录后代中节的长短来验证基因分离定律,不能选择②和③作亲本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