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甲图:纵轴表示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二氧化碳吸收量代表净光合作用强度,A点光照强度为0,代表呼吸作用强度,为0.4摸了/h,B点是光的补偿点,该光照强度条件下,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净光合速率是0;C点是光的饱和点,光照达到饱和后,净光合作用强度是0.6mol/h.
乙图:该图是细胞呼吸强度随氧气含量变化而变化的曲线,D点之前,细胞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大于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说明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D点之后,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与消耗的氧气量相等,说明D点之后,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b点氧气的吸收量为0,说明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c点,随氧气浓度增大,呼吸作用不再增大,此时的呼吸作用的限制因素不再是氧气含量.
图丙:表示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由题图曲线可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宜温度不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对温度变化更敏感.
解答 解:(1)阴生植物利用弱光的能力强,光的饱和点低,光照强度达到饱和时的光合作用强度低,因此C点应该向左下移动;光反应过程是水光解产生氧气,同时合成ATP、NADPH,NADPH的形成过程是NADP++2e+H+$\stackrel{酶}{→}$NADPH.
(2)由图甲可知,A点与C点之间随着光照强度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增大,因此该阶段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光照强度;如果图甲A点是在氧气充足条件下测得的,说明氧气不是限制有氧呼吸的因素,从图乙分析应该大于15%.
(3)由图丙可知,37.5℃、有光照的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净光合速率是0,无光条件下植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因此图丙中,若大棚内的温度始终处于37.5℃的恒温,每日光照12h,植物体干重将减少.
(4)①图甲中光合作用强度是用CO2吸收量(mol/h)表示的,如果改为O2的吸收量,A点表示呼吸作用,氧气的吸收量是0.4mg/h,B点是光的补偿点,与圆曲线相同,C点氧气的吸收量是-0.6mg/h,因此二者是以横轴对称的轴对称图形,题图曲线如下:
②图乙中,氧气浓度为0时,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不进行有氧呼吸,随氧气浓度增大,无氧呼吸受抑制,但氧气浓度达到10%时,无氧呼吸完全被抑制,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曲线如下图:
故答案为:
(1)左下 NADP++2e+H+$\stackrel{酶}{→}$NADPH
(2)光照强度 15
(3)减少
(4)
①
②
点评 本题要求考生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细胞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之间的关系,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分析题图曲线进行推理、解答问题,学会建构曲线模型图.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1}{4}$ | B. | $\frac{1}{8}$ | C. | $\frac{1}{16}$ | D. | $\frac{1}{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DNA形成④时需要脱去2个水分子 | |
B. | DNA连接酶与DNA聚合酶均能作用于上述黏性末端 | |
C. | ①和④的黏性末端不同,一定是由不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出 | |
D. | ①与③的黏性末端相同,一定是由相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光照强度(klx) O2变化量(mg•h-1) 温度 | 0 | 5 | 10 |
10℃ | -0.5 | +3.0 | +4.0 |
20℃ | -1 | +2.0 | +5.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 H O N和C H O N P S | B. | C H O和C H O N P? | ||
C. | C H O P和C H O N | D. | C H O S和C H O N 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