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氧气浓度为15%)、呼吸作用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及光合作用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此植物为阳生植物,在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为生长状况相同的阴生植物,则图甲a曲线的C点向左下方向移动.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ATP等两种物质,请写出其中另一种物质形成的反应式:NADP++2e+H+$\stackrel{酶}{→}$NADPH;
(2)在图甲中的A点与C点之间,限制CO2吸收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如果图甲A点是在氧气充足条件下测得的,则氧气浓度应大于15%.
(3)图丙中,若大棚内的温度始终处于37.5℃的恒温,每日光照12h,植物体干重将减少增加、不变、减少)
(4)绘制下列有关曲线图:
①图甲中光合作用强度是用CO2吸收量(mol/h)表示的,如果改为O2的吸收量(mol/h)表示,请在图甲中再绘出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
②在图乙中再绘出无氧呼吸CO2的释放量与O2浓度的关系

分析 甲图:纵轴表示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二氧化碳吸收量代表净光合作用强度,A点光照强度为0,代表呼吸作用强度,为0.4摸了/h,B点是光的补偿点,该光照强度条件下,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净光合速率是0;C点是光的饱和点,光照达到饱和后,净光合作用强度是0.6mol/h.
乙图:该图是细胞呼吸强度随氧气含量变化而变化的曲线,D点之前,细胞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大于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说明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D点之后,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与消耗的氧气量相等,说明D点之后,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b点氧气的吸收量为0,说明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c点,随氧气浓度增大,呼吸作用不再增大,此时的呼吸作用的限制因素不再是氧气含量.
图丙:表示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由题图曲线可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宜温度不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对温度变化更敏感.

解答 解:(1)阴生植物利用弱光的能力强,光的饱和点低,光照强度达到饱和时的光合作用强度低,因此C点应该向左下移动;光反应过程是水光解产生氧气,同时合成ATP、NADPH,NADPH的形成过程是NADP++2e+H+$\stackrel{酶}{→}$NADPH.
(2)由图甲可知,A点与C点之间随着光照强度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增大,因此该阶段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光照强度;如果图甲A点是在氧气充足条件下测得的,说明氧气不是限制有氧呼吸的因素,从图乙分析应该大于15%.
(3)由图丙可知,37.5℃、有光照的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净光合速率是0,无光条件下植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因此图丙中,若大棚内的温度始终处于37.5℃的恒温,每日光照12h,植物体干重将减少.
(4)①图甲中光合作用强度是用CO2吸收量(mol/h)表示的,如果改为O2的吸收量,A点表示呼吸作用,氧气的吸收量是0.4mg/h,B点是光的补偿点,与圆曲线相同,C点氧气的吸收量是-0.6mg/h,因此二者是以横轴对称的轴对称图形,题图曲线如下:

②图乙中,氧气浓度为0时,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不进行有氧呼吸,随氧气浓度增大,无氧呼吸受抑制,但氧气浓度达到10%时,无氧呼吸完全被抑制,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曲线如下图:

故答案为:
(1)左下       NADP++2e+H+$\stackrel{酶}{→}$NADPH    
(2)光照强度    15    
(3)减少    
(4)

点评 本题要求考生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细胞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之间的关系,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分析题图曲线进行推理、解答问题,学会建构曲线模型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能正确表示细胞质膜结构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5次后标记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  )
A.$\frac{1}{4}$B.$\frac{1}{8}$C.$\frac{1}{16}$D.$\frac{1}{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关于下列黏性末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DNA形成④时需要脱去2个水分子
B.DNA连接酶与DNA聚合酶均能作用于上述黏性末端
C.①和④的黏性末端不同,一定是由不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出
D.①与③的黏性末端相同,一定是由相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为人体某致病基因控制异常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过程不可能发生在C.
A.肌肉细胞                  B.肺泡细胞
C.成熟的红细胞              D.造血干细胞
(2)图中过程①是转录,此过程既需要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还需要RNA聚合酶进行催化.
(3)过程②中,核糖体在物质b上的移动方向是B→A(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4)若图中异常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谷氨酸-”,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CUU,则物质a中对应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AGACTT--.
(5)图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若该致病基因是由正常基因的某个碱基对发生替换而来,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没有发生变化,则两种基因所得物质b的长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其中①~⑧表示不同生理过程;如表列出了在不同光照强度与温度条件下该植物所在环境中氧气的变化量.回答下列问题:

光照强度(klx)
O2变化量(mg•h-1
温度
0 5 10
 10℃-0.5+3.0+4.0 
 20℃-1 +2.0 +5.0
(1)图中的①②(填数字序号)过程只能发生在生物膜上.该植物叶肉细胞在0klx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图中的①③④⑦⑧(填数字序号)过程.
(2)CO2浓度属于表中所示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CO2浓度突然降低将导致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含量降低,结合图甲中⑤、⑥过程分析原因:CO2浓度降低导致过程⑤减弱,使C3产生量减少,而短时间内⑥过程正常进行,导致C3消耗量不变.
(3)该植物在20℃、10klx的条件下培养4小时共产生氧气24mg.若此植物在20℃、5klx的条件下培养4.8小时后转入10℃、黑暗环境中继续培养19.2小时,在此24小时中该植物不能正常生长,其原因为在24小时中该植物光照下积累的有机物量等于黑暗中消耗的有机物量,所以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是几种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图,请据图分析并简要回答:
(1)该食物网共有3条食物链.
(2)图中的兔和蚱蜢两者是竞争关系,蜥蜴和蚱蜢是捕食关系.
(3)流经该食物网的总能量是其中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4)该食物网所处的陆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填“抵抗力”或“恢复力”)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组成糖元和核酸的化学元素分别是(  )
A.C H O N和C H O N P SB.C H O和C H O N P?
C.C H O P和C H O ND.C H O S和C H O N 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一个ATP分子中含有腺苷、磷酸基团和高能磷酸键的个数依次是(  )
A.1、2、3B.3、2、1C.1、3、2D.1、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