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图1为某动物体内五个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图2表示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的生物不同细胞分裂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A分子的含量图3为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简图,其中A~G表示相关胞,①~④表示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不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若是人的生发层细胞,则可发生类似图1中的__________过程
(2)交叉互换现象可发生在图2中的_________所代表的时期,对应图1的__________。
(3)图3中细胞进行①过程时发生的主要物质变化是__________;若图中的精原细胞基因型为AaXbY,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仅发生过一次异常(无基因突变),产生的G细胞基因型为aaXb,则F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答案】d a、c I e 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染色体复制) Xb
【解析】
分析图1: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c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e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分析图2:Ⅰ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为1:2:2,且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Ⅱ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为1:2:2,且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Ⅲ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为1:0:1,且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表示有丝分裂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Ⅳ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为1:0:1,且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分析图3:图3为某哺乳动物减数分裂过程简图,其中A为初级精母细胞,B、C为次级精母细胞,D、E、F、G表示精细胞。
(1)由以上分析可知,d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含同源染色体;人的皮肤生发层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增殖,即图1中a、c细胞所示的分裂现象。
(2)交叉互换现象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即图2中的I时期,则对应图1中的e图。
(3)图3中①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此时细胞中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若图中的精原细胞基因型为AaXbY,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仅发生过一次异常(无基因突变),产生的G细胞基因型为aaXb,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基因a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未分离,因此图中D、E、F细胞的基因型依次为AY、AY、Xb。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别在正常培养和药物处理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变化。推测该药物的作用是
A.通过抑制DNA的复制,抑制细胞分裂
B.通过促进DNA的复制,促进细胞分裂
C.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
D.通过促进着丝粒分裂,促进细胞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在恒温密闭玻璃温室中,连续24 h测定的温室内CO2浓度以及植物CO2吸收速率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6h时,叶肉细胞产生[H]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等
B.18 h时,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产生的O2量大于线粒体消耗的O2量
C.经过该24 h的变化,该植物积累了一定量的有机物
D.该植株进行光合作用且吸收CO2的量为0时,在图中对应的时刻是6h和18 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①④⑥组合
B. 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为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装片→转动细准焦螺旋
C. 若丙是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倍
D. 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注:[ ]中填写序号,________上填写名称)
(1)若某细胞含有A、B两图中各种细胞器,则为___________ (填“高等植物”或“低等植物”)细胞。
(2)在细胞中合成蛋白质时,肽键是在_________ 这一细胞器中形成的,若合成的蛋白质是分泌蛋白,需要高尔基体参与,此过程中高尔基体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上图B细胞是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________ ]。若B细胞是洋葱根尖的根毛区细胞,则上图中不应该具有的结构是[____ ]和[______ ]。
(4)如果将A细胞培养在含某药品的培养基中,发现细胞无法制造糖蛋白的糖链,则此药品可能作用于[5]__________上。
(5)上图所示细胞中[7、8、9、10]构成的结构所具有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4]中能显著增大膜面积、有利于酶附着,提高代谢效率的结构是_____,结构[11]增大膜面积的方式是______。
(7)201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阐明细胞自噬分子机制的日本科学家,细胞自噬过程溶酶体起着重要作用。请写出溶酷体的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
(8)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美国和日本的两位科学家,他们发现了肿瘤细胞表面带有能与免疫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结合的分子,从而诱导免疫细胞过早进人程序化死亡,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 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结构及物质转移示意图如表为生理状况相同的幼苗在黑暗或3k1x光照、不同温度条件下O2的变化速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结构甲中形成的意义是_______,结构乙的囊状结构薄膜上发生的酶促反应是_______。
(2)图中a代表的物质是_____,b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代表葡萄糖,因为___________。
(3)根据表推测,图中结构甲中酶的最适温度________________ (填“低于”、“等于”或“高于”)结构乙中酶的最适温度为探究3k1x光照条件下幼苗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应该在___℃之间设置更小的温度梯度。
(4)在3k1x光照、30℃条件下幼苗叶肉细胞中物质b去向是______。若每天用3k1x强度的光照射幼苗12h,当温度为表中_______℃时,幼苗生长最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微型繁殖是植物繁殖的一种途径。与常规的种子繁殖方法相比,这种微型繁殖技术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2)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把植物组织细胞培养成胚状体,再通过人工种皮(人工薄膜)包装得到人工种子(如图所示),这种人工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可萌发生长。人工种皮具备透气性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工胚乳能够为胚状体生长提供所需的物质,因此应含有植物激素、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几类物质
(3)用脱毒苗进行繁殖,可以减少作物感染病毒。为了获得脱毒苗,可以选取植物的___________进行组织培养。
(4)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与基因工程技术相结合获得转基因植株。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培养成一个完整植株的基本程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流程图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各种细胞膜组成成分的含量,图示能说明的是
A. 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糖类
B. 不同细胞膜中的蛋白质的含量会有所不同
C. 细胞膜的功能越简单,所含的蛋白质的数量就越多
D. 细胞膜中脂质的含量总是高于蛋白质和糖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阳光穿过森林中的空隙形成“光斑”,图表示一株生长旺盛的植物一片叶子在“光斑”照射前后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CO2和释放O2的有关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实线代表二氧化碳吸收速率
B.“光斑”照射开始时,二氧化碳吸收速率慢于氧气释放速率
C.“光斑”移开后,虚线立即下降,一段时间后,实线才开始下降,这是因为“光斑”照射产生的ATP和[H]还可以继续还原C3
D.B点以后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