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 | |
B. | 脱氧核糖分子中不含氧元素,是RNA的组成成分 | |
C. | 不同生物体的DNA和RNA的序列是不同的 | |
D. | 乳糖和糖原是动物体内重要的二糖和多糖 |
分析 1、组成细胞的生物大分子包括多糖(基本单位是葡萄糖)、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
2、糖类由C、H、O组成,是构成生物重要成分、主要的能源物质.种类有:①单糖:葡萄糖(重要能源)、果糖(植物)、核糖、脱氧核糖(构成核酸)、半乳糖(动物);②二糖:蔗糖、麦芽糖(植物);乳糖(动物); ③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糖原(动物).
3、蛋白质、DNA和RNA具有物种的特异性.
解答 解:A、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A正确;
B、脱氧核糖分子的组成元素是C、H、O,RNA中的五碳糖是核糖,B错误;
C、由于不同生物体的遗传信息不同,所以不同生物体的DNA和RNA的序列是不同的,C正确;
D、乳糖是动物体内的二糖,糖原是动物体内的多糖,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元素种类及含量,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种类及含量,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广东中山第一中学高二上第三次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据右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
B.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
C.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D.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所指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一些基本化学元素 | |
B. | 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递减 | |
C. | 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 | |
D. | 所说的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丙肝病毒(HCV)感染的肝细胞中出现自噬体泡大量堆积现象,据图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HCV 病毒促进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 | |
B. | 自噬体常出现在滑面内质网周围,据此推测图中自噬小泡分隔膜的来源可能是内质网 | |
C. | 溶酶体与自噬体能够融合的结构基础是这两种膜的基本骨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 | |
D. | 酵母细胞能在饥饿状态下通过细胞自噬而生存下来,其机理是将自身物质或结构降解后可作为细胞呼吸过程的原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光合作用产生 O2 的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装置中液滴移动距离来表示 | |
B. | 若装置中的液体为 NaOH 溶液,给予黑暗条件,图中液滴移动距离即为细胞呼吸消耗的 O2 量 | |
C. | 为使测得的 O2 变化量更精确,该装置烧杯中应盛放 CO2 缓冲液,还应增加对照装置,换死亡的同种植物幼苗替代装置中的植物幼苗 | |
D. | 为了探究光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调节白炽灯的光强,只有在达到全日照光强时液滴向右移动量才最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H2O→H++O2发生在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 |
B. | 膜上的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用于光合作用 | |
C. | 产生的ATP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 |
D. | 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光能→化学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蛋白质共含有两条肽链 | |
B. | 共有125个肽键 | |
C. | R基中共含17个游离的氨基 | |
D. | 形成该蛋白质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225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