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
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
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
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要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
C. 35S标记的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放射性偏高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
D.35S、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NA是遗传物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图甲、乙、丙是一些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和分裂的相关图示。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中,正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细胞是图①②,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图④⑤ |
B.图丙中(一)→(二),完成了图乙中的CD段的变化 |
C.图甲⑤中存在等位基因Bb,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只能是基因突变 |
D.图甲中的①③可以对应图乙中的BC段和图丙中(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生物学研究中常用技术及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A.探究淀粉酶催化的最适温度时不需要设计预实验 |
B.用![]() |
C.运用数学模型建构的方法研究某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
D.孟德尔在杂交实验中提出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一演绎”的推理内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某学校共有学生1 600人,红绿色盲遗传病调查研究后发现,该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约为6.8%,780名女生中有患者23人,携带者有52人,则男生中色盲的人数约为( )
A.126 | B.54 |
C.64 | D.13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且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 |
B.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 |
C.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 |
D.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种群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且显性基因频率比隐性基因频率增加得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人工建立一个数量足够大的果蝇实验群体,雌雄个体数量相当且均为杂合子。已知某隐性基因纯合致死,则预测该隐性基因频率的变化曲线是(纵坐标表示该隐性基因频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和运载体 |
B.所有的限制酶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
C.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是因为细菌繁殖快 |
D.只要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为DNA分子复制的片段,图中a、b、c、d表示各条脱氧核苷酸链。一般地说,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
A.a和c的碱基序列互补,b和c的碱基序列相同 |
B.a链中![]() |
C.a链中![]() |
D.a链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